新時代,新青年。《紅色經典》設計系列充滿時代的精神風貌;《文化創意》設計系列體現澎湃的文化創意。9月28日,由寧波市商務局指導、北侖區商務局、北侖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主辦的寧波市北侖區首屆文創(文具)設計大賽頒獎典禮暨優秀作品展舉行。
據介紹,大賽邀請在寧波高校藝術設計類相關院系大學生參與,依托北侖外貿跨境供應鏈促進中心面向北侖區境內文具企業和文化設計企業,征集到優秀作品160余件,創新性、民族性、市場性,是這屆文創大賽投稿作品設計趨勢的縮影。
獲獎作者和嘉賓合影
讓設計為產業賦能
文具產業一直是寧波工業發展的重要傳統產業之一,在寧波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據不完全統計,作為“中國文具之都”,寧波文具制造業在國內占比達到33%,在國際市場達到25%。寧波擁有全國最大的辦公文具、美術用具、教學用品等制造企業,制筆、本冊印刷等產量長期居全國首位。培育了一批得力、廣博、貝發、康大美術等龍頭企業,企業核心技術和品牌優勢居國內行業前列。
本次大賽精準把握新時代發展的機遇,以“文化 +”產業融合發展,提升城市品位,并通過“文化 +” 為寧波、為北侖注入創新活力,借助文創力量賦能品牌和銷售,為文具產業商業發展賦能,不斷鞏固提升“中國文具之都”的地位,實現產業和品牌的有效轉型升級。
獲獎作品展出現場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次獲獎的作品內容豐富,表現方式富有藝術感。有關于地域文化的“魚文化系列文創設計”、“寧波風情,我們如此熱愛”、“印象北侖”等,也有體現時代精神的“張人亞黨章學堂記事本”、“浙江詩路行”“紅色國粹”等。
作品“寧波風情,我們如此熱愛”洋溢著創作者對這個城市的熱愛,要以寧波的地域文化為主,對大賽主題進行詮釋。子主題分別為《你好,北侖》、《你好,海曙》、《你好,江北》,圍繞“創意賦能文具,致敬建黨百年”的主題,進行文創主題的系列作品設計。風格現代,畫面飽滿,視覺沖擊力強。系列作品以北侖港、鼓樓、寧波美術館作為主要形象,以及其他的寧波地域建筑文化作為輔助圖形,展現在畫面中。運用了調和與對比的形式美法則,體現了獨特的審美性與藝術性。
獲獎作品:“寧波風情,我們如此熱愛”
正如寧波市北侖區商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錢軍明在致辭中說的,本次大賽不僅向我們展示了當代青年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展示了北侖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關懷之美,而且還揭示了一個道理:天馬行空的創意源自于平常的生活,而生活也因創意更加美好。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交流,離不開融合,更離不開思想的碰撞。這恰恰體現了文創設計大賽的主題——創意行天下,設計領未來。
獲獎作品:大漆香爐
獲獎作品:“張人亞黨章學堂記事本”
產教融合促成才
“魚文化系列文創設計”是這次大賽的金獎作品,非常有地域特色,作品包括以海洋生物為原型設計的吉祥物,以及筆記本、冰箱貼、胸章、信封、托特包等的設計。魚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歷史最悠久,沉淀文化底蘊最深厚的文化之一,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魚文化逐漸被埋沒,作者何軍源于對魚文化的熱愛以及希望其能夠更好的傳承下去,因此以魚文化為設計元素式設計文創,是想要通過自己的設計來對魚文化進行科普,為弘揚中國傳統魚文化,傳承中國中國傳統魚文化盡自己的一份力。
獲金獎作品:“魚文化系列文創設計”
本次大賽金獎獲獎者是來自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學院藝術設計3182的何軍,如今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非常感謝本次大賽舉辦方北侖商務局以及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學院給予他此次機會。“學校參與舉辦這樣的比賽,對每個學生都是一次特別好的歷練機會,有效地增強了我們在設計領域的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在課堂時就產教融合,對于我們的畢業后走入社會是非常好的引導。”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岑詠向記者表示,“依托寧波特色文化資源,以及寧職院架構的文創人才培養體系,搭建文化創意產業交流協作平臺,加快推進北侖區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的融合創新發展,推動文具產品特色文化與創意設計產品的結合,提升北侖區文化創意設計水平,廣泛挖掘和培育文化創意領域具有成長性的人才和項目,促進優秀文具文化創意企業或項目落地北侖,進一步提高文具領域北侖的文化軟實力和產業競爭力。”
觀展現場
校企合作簽約
“通過師生服務地方,舉辦比賽,是項目化的實訓方式,提升師生的藝術品市場化運行和高品質的活動組織能力。”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就業與產學合作處處長張定華告訴記者,本次參賽不僅是藝術水平的體現,更是學生深入了解藝術品產業發展的平臺。老師帶頭,學生投入,藝術水平提升的同時得到市場的認可,提升職場競爭力。
據記者了解,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還熱情地歡迎學生畢業繼續留校“學習”,不是傳統意義的上課,而是校企合作搭建的平臺,讓畢業生以企業員工的身份加強與學校的合作和聯系,同時更深入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讓每個學生都成才,這是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所努力追求的。也因此,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學院的就業率達到了97%這個令人驕傲的成績。
上一篇:蔣家坪村的“經營執念”
下一篇:重慶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