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獎勵15000元
快來設計“南昌國際濕地城市吉祥物”
活動火熱進行中
期待您的投稿
“南昌國際濕地城市吉祥物”征集活動自10月18日啟動以來,已經收到江西、廣東、重慶、湖南、廣西等地的熱心人士投稿。江西科技學院大四學生鄒凌青以絲光椋鳥為原型創作了“洪小椋”、廣西梧州自由職業者謝江生以白鶴為原型創作了“南小鶴”、重慶理工大學學生黃巧珍以候鳥的造型設計了“昌昌”……一件件吉祥物設計作品,有的飽含著作者對南昌濕地生態環境的贊美,有的則蘊含著作者對南昌這座“國際濕地城市”的無限向往。目前,征集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歡迎全國各地熱心人士繼續踴躍投稿。
“絲光椋鳥在南昌的濕地環境中是一種很常見的外形漂亮的鳥類,我特別喜歡。每到冬天,在艾溪湖濕地公園、瑤湖郊野森林公園,經常能看到絲光椋鳥成群結隊覓食的壯觀景象。”日前,在江西科技學院讀大四的鄒凌青向此次征集活動投稿,她的設計作品以絲光椋鳥為原型,取名為“洪小椋”。“我把‘洪小椋’的尾巴設計成水杉的形狀,水杉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被譽為‘植物界活化石’,但在南昌的濕地周邊卻很常見,可見南昌的濕地生態環境非常好。”
此外,為了體現濕地與城市和諧共生的理念,鄒凌青還把“洪小椋”的雙爪設計和南昌地鐵標志形象相結合。“吉祥物的額頭上還有一汪藍色的湖水,那是根據鄱陽湖地形設計的額紋。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國際重要濕地。我希望通過‘洪小椋’呼吁人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要忘記與自然為友。”鄒凌青說。
廣西梧州市的謝江生是一名自由職業者,他熱愛創意設計,熱衷于參加世界各地舉辦的各類設計創作活動。從網絡上了解到“南昌國際濕地城市吉祥物”面向全社會征集的消息后,他立即動手創作了吉祥物“南小鶴”。“南小鶴”以江西省鳥白鶴為原型,顏色非常豐富,造型動感十足。“吉祥物頭飾為白鶴造型,突出了南昌特色,賦予‘南昌國際濕地城市’向上向好的寓意。手部是展臂擁抱狀,表達了南昌社會各界團結進步、共謀生態發展新篇的含義。身體正中加入了南昌濕地之城標志,契合南昌國際濕地城市定位。整體造型為向前奔跑,寓意南昌濕地保護工作朝氣蓬勃、潛力無限。”謝江生說。
翠綠色的身子、淡藍色的翅膀、粉紅色的嘴巴……這是重慶理工大學學生黃巧珍設計的吉祥物“昌昌”。“‘昌昌’的形象來源于一只飛翔的候鳥,翠綠色的身子代表青山綠水,淡藍色的翅膀代表藍天,粉紅色的嘴巴代表良好的濕地生態環境展現出的蓬勃生命力。”黃巧珍說,“我從網絡上了解到,南昌是一座熱愛自然的城市,濕地生態環境發展得很好。我很期待能去南昌,感受一下南昌國際濕地城市的生態之美。”
“南昌國際濕地城市吉祥物”征集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歡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申報者可將作品電子版及文字說明發送至電子郵箱:ncgjsdcsjxw@163.com,郵件標題注明“南昌國際濕地城市吉祥物+作者姓名”,郵件內容附作者姓名、職業(單位)、郵寄地址及聯系方式。此次活動設一等獎1名,獎金15000元;二等獎2名,獎金各3000元;三等獎3名,獎金各1000元;優秀獎10名,寄送精美濕地宣傳紀念品。
下一篇:贛州: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