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湖南省委宣傳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對《關于加快文化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進行解讀。
紅網時刻8月16日訊(記者 周純 李慧)推動文化創新發展,是建設文化強省的緊迫任務,是實現文化小康、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的重要途徑。為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落實《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圍繞構建文化創新體系,加快文化強省建設,近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文化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8月16日,湖南省委宣傳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意見》進行解讀。
【關鍵詞】目標:5年后文創產業總產出超1萬億元
《關于加快文化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指出,下一階段湖南的發展目標為,到2023年,基本建成優勢特色鮮明、創新活力迸發的湖南文化創新體系,確保主要文化指標在全國繼續領先井排名前移,文化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文化和創意產業總產出超過1萬億元,增加值超過4000億元、占GDP比重超過7.5%。要做到文化精品創作體系基本形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進一步優化,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日益健全。
【關鍵詞】內容:五大分體系支撐文化創新體系建設
《關于加快文化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強調,要從構建文化精品創作體系、現代傳播體系、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五個方面二十六項重點工作著手,對湖南省文化創新體系建設進行布局。
首先,要構建文化精品創作體系。以湖湘文化創新轉化為基礎,對哲學社會科學、文化藝術、新興網絡文化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設湘學研究展示基地、楚文化研究展示基地、漢文化研究展示基地、梅山文化研究展示基地、紅色文化保護展示基地、少數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展示基地、湖湘特色文化產品原創基地等七大基地,辦好湖南省網絡文化節、移動互聯網岳麓峰會等網絡文化品牌活動。
其次,要構建現代傳播體系。以增強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打造新型主流媒體集團為目標,提出了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加強新聞輿論工作、提高對外傳播水平三項任務。重點把湖南日報社、湖南廣播電視臺、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建設成在全國領先、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新型媒體平臺。
立足我省公共文化服務實踐和現有文化優勢, 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方面,《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重點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搭建“家門口文化服務圈”、建設國際新型影視創意中心、建設數字出版高地、建設動漫游戲創新基地、建設全國新型演藝娛樂中心等重點工作。
在構建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方面,《意見》指出,要從市場主體、平臺建設、項目帶動、對外貿易等方面提出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舉措,包括加快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建設,支持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打造成為國際知名文化創意基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V谷”。支持長沙世界媒體藝術之都建設、做強做優一批文化企業等內容。
目標和任務已提出,如何從頂層加大支持呢?《意見》要求,要從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落實文化經濟政策、強化人才隊伍支撐、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優化文化創新環境等五個方面分別提出保障措施,自2018年起算,對新獲評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給予一次性獎勵支持,對首次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的企業,省本級財政給予企業一次性獎勵300萬元。按規定評選全省文化企業10強,對首次入圍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
【關鍵詞】亮點:在全國率先提出“文化創新體系”概念
作為指導未來5年湖南文化創新工作的綱領性文件,《關于加快文化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亮點紛呈。
目前全國各地均處在積極探索階段。湖南省率先提出“文化創新體系”這一概念,將文化創新工作作為一個“體系”來整體謀劃推進,走在了全國前列。
《關于加快文化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要在全國乃至全球背景下為湖南文化產業尋找新方位,要立足影視、出版、煙花等湖南現有優勢產業的領先地位,著眼于新理念、新業態、新技術等的發展,將湖南文化產業置于全國乃至全球的背景下進行重新定位。
如《關于加快文化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圍繞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不斷釋放文化發展新動能,提出了“推進媒體內部體制機制改革,重構采編發體系,優化采編發流程”“建立文化產業融資風險分擔補償機制”等舉措。為加快文化強省建設,文件在體制機制、平臺模式、方式方法等多方面都明確了創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