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開幕。 周孫榆 攝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道】2023年新年伊始,多省份陸續進入“兩會時間”。自1月10日起,多地省級兩會拉開帷幕。
作為黨的二十大之后的首次省級“兩會”,各地將如何規劃接下來的發展路徑,明確哪些發展目標,均值得期待。此外,正值換屆年,各地新一屆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班子的集中換班也備受關注。
2023年省級兩會陸續開啟
中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被統稱為“兩會”。省級兩會一般會先于全國兩會在每年1、2月召開。2023年春節為1月22日,不少省份將兩會召開日期定于節前的1月上中旬。
據梳理,31個省份中至少有24個省份的兩會鎖定本周召開,不少省份將省級兩會的開幕日期定于1月10日-1月15日,1月10日成為省級兩會開幕的密集期。
其中,四川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天津市政協十五屆一次會議、福建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廣東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云南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江西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等都于1月10日開幕。
1月11日,廣西、山西、浙江、遼寧等地政協會議將開幕,進入“兩會時間”。1月12日,安徽、西藏、湖北等地召開政協會議。湖南、北京、江蘇則稍晚一些,在1月13日、1月14日召開當地的政協會議。
1月10日,為期4天半的福建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福州開幕。 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按照慣例,省級政協會議往往在省級人代會前1天或2天開幕。各地的人代會目前也已陸續確定時間,四川、天津、福建、江西、云南、上海、河北等地率先在1月11日召開省級人代會,廣東、黑龍江、山西、廣西、浙江、內蒙古等地在1月12日召開省級人代會,西藏、湖北、安徽、河南、江蘇、北京、寧夏、重慶等地的省級人代會則在1月13日-15日開幕。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地都對省級人代會時間進行了調整,均安排在10日以后。如西藏自治區人代會召開時間由原定的1月7日調整為1月13日。原定于1月5日召開的江西省人代會、1月9日召開的云南省人代會調整到1月11日召開。
多地就政府工作報告征集意見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其中,各地如何規劃未來的發展目標,如何規劃發展路徑,備受關注。
1月10日,政協江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南昌開幕。 劉力鑫 攝
此前,已有多個省份通過座談會、互聯網等方式公開征求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意見建議。據悉,在各地征求意見座談會中,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基層醫療、做好新階段疫情防控工作、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壯大生物醫藥產業、優化營商環境等成為與會代表發言的關鍵詞。
座談會上也透露出各地未來的重點任務和目標,如2022年底山西省征求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意見建議座談會中透露,圍繞堅定不移推進轉型發展、全力抓好能源保供、深入開展市場主體提升年活動、統籌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加快消費回暖升級、持續保障改善民生等重點任務靶向發力、加壓奮進。
同樣是去年底,云南省就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的座談會中透露,市場發育滯后是云南的突出短板,要持續大抓市場主體、大抓民營經濟、大抓開放型經濟、大抓創新創業、大抓營商環境、大抓金融改革發展,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多地出臺政策積極促消費
2022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放在2023年經濟工作五大重點工作任務之首,強調“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近期多地將恢復和擴大消費列為2023年工作重點,并作出了具體的工作安排。
圖為近日武漢商圈人氣回升。(資料圖) 張暢 攝
例如,北京市多個區級政府工作報告勾勒高質量發展經濟的2023年路線圖,釋放大量投資、產業和商業機會;上海各區域聚焦互聯網、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未來產業”,提出向實體經濟下功夫,向創新產業要動能;廣州市明確,要優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整體布局,加快推進地標性商業綜合體建設;武漢市將擴大內需作為年度首要重點工作,欲“點燃大武漢消費熱情”。
安徽蕪湖市在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要“促進消費持續回暖,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多措并舉提升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山東濟南市提出要積極對標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著力提高省會消費能級和吸引力”,并提出要“新引進知名首店、品牌店、旗艦店50家以上,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
中國已步入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疫情防控新階段,多地口岸恢復通關、跨境旅游重新開通,省級兩會如何結合各地實際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推出地方發展新舉措,外界亦拭目以待。
省級領導班子換屆調整受關注
除經濟外,今年省級兩會上,各省份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班子將完成換屆,人事議題也將備受關注。
按照慣例,除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東、西藏、新疆外,其他24省區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均由省級黨委書記兼任。截至1月3日,全國已有17位省級黨委“一把手”調整。
資料圖:浙江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幕。張茵 攝
政府層面,幾位省級政府主官如無意外將在省級人代會上去“代”轉正,如北京市代市長殷勇、陜西省代省長趙剛、山西省代省長金湘軍、黑龍江省代省長梁惠玲,他們均于2022年下半年履新。
“跨省調任”近期成為中國政壇熱詞,多個省份陸續調整了省級政協黨組書記。梳理媒體報道,吳存榮從重慶調任山西省政協黨組書記;趙永清自寧夏赴貴州任省政協黨組書記;曾在貴州任職的劉曉凱已任云南省政協黨組書記。
此外,先后擔任過北京市副市長、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等職的張延昆轉任內蒙古自治區政協黨組書記;此前擔任該職的李秀領轉任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司法部部長唐一軍任江西省政協黨組書記;湖南省委原副書記朱國賢已任吉林省政協黨組書記;湖北省委原副書記李榮燦已任海南省政協黨組書記。
綜合自中新網、中國經濟網、澎湃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