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怡容)五一假期臨近,一個不冷不熱的時期,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日子,今天寧波春夏秋冬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給您帶來一處極具濃烈的華夏“龍崇拜”民俗文化特色的飛瀑幽潭——寧波五龍潭風景名勝區,可滿足您回歸自然山水、品味山村風光,感知浙東地方文化,享受休閑世界的需求。
寧波春夏秋冬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是為客戶提供一年四季的游、宿、食、行、購、娛等全方位的旅游服務,打造真正一個讓旅游愛好者真正享受的全域旅游共享之旅平臺。
五龍潭風景名勝區位于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鄉寧波市鄞州區龍觀鄉境內,景區總面積16.17平方公里,區內群山環抱,峰巒挺拔,懸崖聳立,溪谷幽深、瀑布飛泄,可謂山崎、水秀,是一處以自然山水風光為依托,中華龍文化、浙東山鄉風情、民俗民風為文化內涵,以溪流飛瀑、怪巖險峰為特色的風景名勝區。
五龍潭原流傳于民間,據傳,東海龍王之子,因受不了兄弟姐妹的嘲弄,慪氣出了水晶宮,從甬江、鄞江,樟溪河而上,進入龍王溪灘支流,直奔四明山心天井山上。由于夏日炎熱,曬得鱗甲生煙,因而它游一程,歇一歇,打滾潛水,于是留下了五個龍潭。其實,這龍潭是由山溪落差形成的。龍王溪的源頭在海拔600米的箭峰觀頂一帶。由于山溪坡度大,一般常流不歇的山水,日沖月瀉,在懸殊的巖石溪中沖出了五個水潭。鄞西地處近海,當地人好龍,天然沖刷而成的水潭也就被尊為龍潭了,后人在它的周圍建造廟、寺院,所以成了自然一大風景。歷史上,五龍潭是宋、元以來最重要的祭龍之地,五井龍潭兩次為帝王敕封,宋理宗和元惠宗都曾頒旨敕封五井龍神為侯。五龍潭祭龍祈雨民俗已延續千年,儀式隆重,歷代地方官員都要親臨五龍潭祭龍,在景區內遺留下了古祭壇、五龍神堂、關龍廟、摩崖石刻等古跡和眾多的民間傳說。
依托五龍潭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景區內還建設了一座極具特色以及挑戰性的玻璃天橋,在潤澤潭的入口,抬頭眺望,眼前一架“天橋”橫跨南北,蔚為壯觀。天橋的入口,是一個面積頗大的觀景平臺。在這里遠眺景區,群山環抱,懸崖百仞,峽谷幽深;谷底飛瀑千尺,如銀漢倒掛,山間云蒸霞蔚,似夢幻仙鄉。橋頭堡是青黃二龍雕塑,鎮橋降瑞。游客光臨時,神龍即口吐五彩祥云,賜福送祥。踏上玻璃索橋,仿佛一登九霄,置身于天宮瑤池,飄然欲仙!
孚澤潭是第一井龍潭,民間傳說此潭駐有青龍,又稱青龍潭,當地村民認為青龍可以保平安,賜予福惠,將這個潭看做“福”潭。宋徽宗大觀二年,即公元1108年,皇帝告示天下,封五龍神為五侯,敕封青龍神為廣仁王,在宋理宗開慶初年(1259年)敕封此潭叫第一井龍神孚澤顯佑侯;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江蘇浙行樞密副使張啟原請示皇上,發圣旨封為第一井廣利孚澤侯。
昭澤潭是第二井龍潭,民間傳說潭里駐有黑龍,又稱黑龍潭,當地村民認為黑龍掌管男女官職,因此要求官先到此潭拜祭,這里是“祿”潭。宋徽宗大觀二年,即公元1108年,敕封黑龍神為靈澤王,宋理宗開慶初年(1259年)敕封此潭叫第二井龍神昭澤顯利侯;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江蘇浙行樞密副使張啟原請示皇上,發圣旨封為第二井廣利沼澤侯。
寧波春夏秋冬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是行走在旅游業的前衛,以旅游全新,全面,全域的新理念,打造旅游產品多樣化,合作多邊化,利益共贏的新模式。秉持“城市旅游只有以人的連接為導向,才是最好的旅游”的理念,全心全意為客戶提供游、宿、食、行、購、娛等全方位的旅游服務,真正做到全域旅游共享之旅。
我們只創造一種服務:游山玩水,給您找樂。
我們只滿足一種需求:陶冶情操,讓您開心。
上一篇:湖南“首店”再擴容 著名家居品牌NORHOR入駐長沙大漢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