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觀三農】
初春時節,放眼天津食品集團,一幅清晰的集團高質量發展圖景徐徐展開……
家喻戶曉的海河奶、香氣馥郁的王朝酒、色香味俱佳的迎賓火腿、廚房必備的利民調料、米香撲鼻的利達小站稻、“中華老字號”桂順齋糕點等集團響當當的“金字招牌”是百姓餐桌常菜;位于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的集團綜合服務性供應鏈平臺正在火熱開工;海河乳品公司20條生產線全部開足打滿忙生產……集團各產業項目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天津食品集團海河乳品公司智能化傳送帶
點滴出發,苦練內功。作為天津唯一的國有大農業類食品產業集團,天津食品集團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強化產業鏈創新融合發展,讓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引領都市型農業發展新模式。2022年,集團作為天津國有企業行業品牌代表首次入圍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名,旗下“王朝”品牌、利達糧油公司分別成功上榜最具價值品牌排名和中國農業企業500強。
樹牢“鏈式思維”
激活發展新動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明確要求,為加快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天津食品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趙國榮說,集團將持續增強全局意識,把“鏈式思維”融入產業發展全過程,以產業鏈模式發揮集團產業優勢,著力打造十大產業板塊,激活發展新動能。
作為農業“國家隊”的天津食品集團,如何用“鏈式思維”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拓展產業鏈,激活集群發展優勢。單一產業在發展中好似海上孤舟,而組成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集群,便能形成發展互補,行駛海面像鐵索連舟般如履平地,任憑暴風驟雨,依然可以巋然不動。集團所屬嘉立荷牧業公司搶抓國家奶業振興戰略機遇,與蒙牛合作、與伊利合資分別建設萬頭牧場,在山東、河北、甘肅建設奶牛場,加快完成乳業板塊布局,并建成單產15噸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標桿牧場——天食智慧牧場,同時強化與兄弟單位海河乳品公司的上下游高效協同合作,為加快一體推進集團乳業全產業鏈集群建設奠定堅實基礎。此外,集團臨港五期糧食油脂應急儲備物流中轉項目、天食小站稻“收儲+”基地等一批重點民生項目正在壓茬有序推進,標志著未來集團產業集群會再添勁旅,為集團打造國內一流企業夯根基、加砝碼。
天津食品集團嘉立荷公司奶牛養殖基地
——完善供應鏈,激活融合發展態勢。在冷鏈物流體系供應鏈的完善上,集團貫徹落實國家《“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和《天津市冷鏈物流發展規劃(2018—2025年)》,主動融入天津作為中國物流節點城市的發展戰略,正在布局一盤“大棋”,并在關鍵處“落子”:2022年4月,計劃投資4.67億元、總占地面積約42602平方米的冷鏈物流項目在東疆保稅港區順勢而生,將有力推動集團供應鏈配套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更好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時,乘勢而上積極布局全國市場,不斷“開疆辟土”,王朝公司將全國空白區域、全國百強縣的流通、團購、餐飲等渠道作為招商拓展突破點,產品陸續進入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等空白區域市場;集團所屬利民公司以省會城市為中心,逐步向下輻射,進一步提升市場整體應對能力,并“強兵備戰”,完成貴州、青海、寧夏、江西等省份的人員儲備。
——提升價值鏈,激活創新發展動能。價值鏈一定程度體現在品牌價值上。品牌就是黏合劑,把集團一二三產業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創,既是為品牌創造宣傳機會,也是創出品牌附加值。集團30余個著名品牌中包括6個“中華老字號”、7個“津門老字號”。集團不循舊路,勇于開拓,對產業和品牌創新進行不斷探索,以品牌為抓手、以創新為動力、以科技為支撐,全力推動建立智能化、數據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品牌電商及新零售業務新模式、新業態,大力實施國企老字號品牌振興工程,已連續三屆圓滿舉辦天食品牌月暨天食灶物節。主動融入津城夜經濟,以“后備箱經濟”打造新的消費場景,激發城市活力。
筑牢科技“護城河”
滿足人民新期待
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傳統產業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生產的數字化、智能化日趨明顯,對農、糧、食品等傳統行業,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走進集團利達糧油公司,穿行而過的一排排大型糧倉中,儲存著小麥、稻谷等各類糧食。在位于綜合樓的一間控制室中,通過電腦和大屏幕,能看到每個糧倉200多個測溫點的實時數據。據悉,從2019年起,公司累計投資超過2000萬元,打造了一套智能化系統,每個糧庫設置200多個監測點位以三維立體的方式呈現出來,更加精準、精細地監控倉內糧食安全。目前,儲糧庫通過科技化、智能化改造,構建的智能化信息系統技術平臺可以隨時觀察到各個糧倉的糧情變化,糧食的品種、入庫日期、等級等基本信息盡收眼底,從糧食入庫到出庫,所有環節均公開、透明、可追溯。
“銀坊香稻傳千里,水源三百是珠璣”。小站稻是天津“糧袋子”的“優等生”,是歷史悠久的天津名稻,以“外觀晶瑩、清香適口、回味甘醇”的特點享譽海內外。天津食品集團積極投身小站稻產業振興規劃,充分發揮集團優勢,做好天津小站稻振興規劃“排頭兵”。集團致力于為小站稻插上科技的翅膀,精心培育“津原U99”“金稻919”等新品種,夯實小站稻“芯片”,融合發展小站稻全產業鏈,牢牢守住糧食安全這條底線。如今,集團小站稻種植面積年平均超過4萬畝,育苗超過100萬盤,產量超過1.8萬噸,建立了5家小站稻旗艦店,小站稻產品進入500余家直營銷售網點及100余家商超銷售,推動小站稻走出津門,為百姓“米袋子”裝好糧,讓中國飯碗裝上更多“天津糧”。
做強科技引擎,增強為民服務精準性。天津食品集團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竭力滿足廣大消費者對營養、健康食品的需求。目前,集團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市級重點實驗室3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研究院所2個,擁有各類專利461項。強大的科研平臺和人才資源,有效持續“解鎖”科技成果轉化,為集團筑牢自身科技“護城河”提供了重要保障,注入不竭的創新動能。津墾牧業、渤海農業小站稻等公司成功進入2022年天津市雛鷹企業庫、瞪羚企業榜單、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這些殊榮的取得彰顯了企業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企業實力。
疫情期間,集團老字號堅守品質、韌性凸顯,借助“云”商機,擁抱新國潮,深耕市場渠道。桂順齋,是一個擁有近百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清真糕點品牌,生產的桃酥、京八件等傳統中式糕點一直受消費者喜愛。每逢節假日,桂順齋店面都會排起“長龍”。現在,除了能在門店購買外,消費者還能通過購物平臺點單、直播間下單等方式購買。
通過抖音直播帶貨等形式,集團所屬迎賓、利民、紅光等多家企業的直播間粉絲越來越多,集團天津市內終端網點總數量已達到790家,外阜11家。在科技賦能下,“老字號”爭相開發新品種、尋求新方式、開拓新渠道,既激活傳統,用經典鞏固老“衛嘴子”,又通過引入新國潮、玩跨界,提升文化體驗等方式,留住更多年輕人的心。
此外,天津食品集團全力打造“數字天食”工程,有效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優化管理流程、創新商業模式,利用數字化、智能化精準為民服務。
乘“一帶一路”春風
展現國企新作為
2011年,為了響應國家“農業走出去”戰略,天津食品集團在保加利亞投資成立全資子公司——天津農墾集團保加利亞公司(簡稱“保加利亞公司”),主要從事國際貿易并租賃土地進行農產品種植項目。2014年,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天津食品集團再次投資,以保加利亞公司收購100%股權的形式,接收了保加利亞一處農場。2015年中國與保加利亞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
天津食品集團保加利亞公司成立至今累計在保投資3.97億元,年均大田種植面積8萬余畝,年均產出農產品達2.3萬余噸,同時圍繞品種引進、大田灌溉等農業技術開展了大量的試驗和示范推廣工作,以技術融合帶動當地農業種植轉型升級。
在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路上,集團積極矯健的步伐從未停止。依托其保加利亞公司在海外的種植基地,建設“中國一中東歐國家農業合作示范區”,落實“一堡四區”發展目標, 成為農墾“走出去”的標桿范本;在國內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中東歐特色小鎮,打造輻射“中國——中東歐國家”與“一帶一路”國家的承接展示平臺;在英國、保加利亞和加納開辦“魯班工坊”,將標準化中餐烹飪職業技術推廣到歐洲和非洲;在加納建設番茄加工基地,成為中國與加納密切經濟關系的良好典范;2022年,聯合天津農學院、普羅夫迪夫農業大學推動農作物生物育種中保聯合研究中心項目,旨在吸引、培養和凝聚國際優秀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天津食品集團不僅勇于開拓,充分用好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更是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成為國家在關鍵時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疫情期間,做好抗疫保供的先鋒隊,全力以赴抓好城市供應,集團所屬相關企業開足馬力釋放最大產能,抽調骨干組成抗疫保供突擊隊,全力投入生產和配送、售賣等環節工作,穩市場、穩價格、穩民心;脫貧攻堅戰時期,集團承接新疆和田、河北承德、甘肅甘南和西藏昌都扶貧任務,實施“產業扶貧+消費扶貧”雙輪驅動,因地制宜拓展產業鏈條,推動受援地產業升級。同時將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開創了黨建引領、模式自選、落地到戶的“希吾勒”扶貧模式,實現扶貧產業與農戶的精準對接。幾年來,集團累計直接投資近10億元,帶動投資近6億元,將千余種扶貧產品引入天津,帶動近2萬貧困戶脫貧增收。
砥礪奮進新征程,篤行不怠向未來。“2023年,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進一步增強服務大局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天津食品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萬守朋說,下一步,天津食品集團將著眼大格局、秉持大胸懷、融入大戰略,更好發揮國有企業國家隊、主力軍、壓艙石作用,努力做好老百姓放心“菜籃子”“米袋子”、鄉村振興生力軍、“一帶一路”倡議踐行者,做關鍵時刻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的過硬隊伍,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引領人民美好生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2023年第4期
作者:郭媛、楊鈺
編輯:張璟
監審:郭平穩、蔡薇萍
本文來自【微觀三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下一篇:江西南昌:打造數“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