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
西安市加快推進文旅融合
讓文化增活力
讓旅游添魅力
文化藝術創作精品不斷,話劇《柳青》獲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 音樂劇《絲路傳奇·花木蘭》、兒童劇《我們是秦俑》等劇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續激活傳統技藝、表演藝術
非遺項目新動能
促進文化文物資源向旅游產品轉化
文化旅游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文物保護改革利用進一步加快
對外文旅交流亮點頻頻
周至縣集賢鎮(西安鼓樂)獲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西安鼓樂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全域旅游持續發力,旅游接待穩定增長,全市共接待海內外游客1.39億人次,同比增長21.89%,旅游業總收入1457.77億元,同比增長27.03%。
扎實推進融合發展
文旅市場空間不斷拓展
著力培育“西安年·最中國”
“春滿中國·醉西安”
“夏爽中國·嗨西安”等文旅新IP
以品牌效應帶動旅游市場持續升溫
深入推進書香之城、音樂之城和博物館之城建設,下達2320萬元獎補資金支持建設全市116個農村文化禮堂,上半年新增10座博物館,全市博物館總數達到150座。
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推進博物館展陳更新
博物館成為游客“打卡”之地
陜西歷史博物館接待游客143萬人次,同比增長32.4%,碑林博物館接待游客38.74萬人次,同比增長35%,西安博物院接待游客180.06萬人次,同比增長65%。
舉辦非遺展演進景區、進劇場
發展非遺經濟
永興坊舉辦的《西安市優秀非遺項目展》及演出活動,亮相端午節CCTV-1《相聚中國節》。傳承紅色基因,策劃推出以西安事變經典線路為代表的6條紅色旅游線路產品。持續開展“春滿中國·醉西安”和“夏爽中國·嗨西安”2019大西安春、夏季旅游活動,有效帶動本地和周邊市場。
精準宣傳營銷
文旅市場吸引力不斷增強
在國際市場上,積極發揮境外12個西安旅游推廣中心作用,并以日韓為重點,成功舉辦2019“東亞文化之都”中國西安活動年開幕式,3次赴日、韓實地促銷,日本市場穩定增長,韓國市場增幅22%以上。
在國內市場上,堅持新媒體營銷和實地促銷并舉,成立西安文化旅游新媒體聯盟,密切與人民網、新華網、百度、騰訊以及抖音、攜程、途牛等媒體合作,增大營銷的受眾面和精準度。
組織赴粵港澳大灣區和北京、南京、蘇州等10余個城市開展面向業內和公眾的實地宣傳推介。
成功舉辦太平森林公園第四屆大學生登山節、白鹿原·白鹿倉熱氣球嘉年華等大型特色活動25場,鞏固拓展國內主要客源市場。上半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游客360.85萬人次,魅力不減,大唐不夜城接待超過3000萬人次,成為西安旅游的新熱點。
緊盯假日消費時段
文旅市場影響力持續提升
★繼春節假日我市旅游接待大幅增長后,清明小長假,我市共接待游客464.81萬人次,同比增長22.16%,旅游業總收入18.87億元,同比增長27.34%,入圍攜程《2019清明十大熱門旅游城市排名預測》國內游十大人氣旅游城市第五位;
★“五一”小長假,我市共接待游客1302.49萬人次,同比增長28.38%,旅游業總收入66.34億元,同比增長47.46%,入圍攜程《2019年五一旅游賬單》最受游客歡迎的國內旅游城市十大人氣目的地第五位;
★端午小長假,我市共接待游客598.49萬人次,同比增長12.73%,旅游業總收入34.96億元,同比增長22.15%,入圍攜程《2019端午小長假旅游趨勢預測報告》最受國內游客歡迎的十大人氣目的地城市第九位,假日旅游成為增長熱點。
全域旅游加速推進
文旅市場活力有效激發
以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市為目標,突出華僑城、宋城集團等重點項目帶動,完善服務設施,提升服務品質。
上半年,大唐不夜城嶄新亮相,四海唐人街閃亮開街,開展12個智慧圖書館的試點建設,新增旅行社7家,新開工建設高品質酒店5家,新、改建旅游廁所57座,借助大西安第二屆農民節,評選推出第二批“十佳最美鄉村民宿”,以精品民宿促進鄉村旅游提檔升級。
臨潼區通過全省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并上報文化和旅游部。
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加大旅游行業規范經營監管力度,進一步完善旅游信用體系建設,西安旅游環境不斷優化。
編輯:王薇
審核:魯雷
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原創內容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廈門各中小學幼兒園花樣迎學子 冰墩墩與萌娃“一起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