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呈祥”福字彩繪及雕版工藝,主要存在于靖安縣羅灣、中源、寶峰一帶。肇始于清朝末期,“龍鳳呈祥”福字彩繪及雕版拓印作品,主要用于民間廳堂張貼,表示吉祥、喜慶、祝愿、圓滿之意。近三十年來,民間藝人毛誠衍、萬發逢在繼承前人“福”字藝術的基礎上,發展十余種“福”字彩繪及雕版印刷作品。作品以龍鳳為主體,組合成系列“福”字,圖案清晰流暢,龍鳳活潑,栩栩如生,“福”的字形飽滿圓潤,彩繪的色彩鮮亮跳躍,既符合民間傳統習俗,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又能美術、書法、雕刻工藝為一體,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其中萬發逢“福”字作品2004年獲國家專利,筆劃由完整的龍鳳組成,巧妙將龍、鳳的自身體形或線條融入筆畫中,龍鳳形象真實、生動,栩栩如生
歷史淵源靖安縣是我省有名的文化強縣,有“中華詩詞之鄉”、“中源農民書畫之鄉”美譽,歷史上以來,山里的居民農耕之余,常常習字作畫,文風盛行,世代脈傳,歷史上出現過胡日新等有名的書、畫民間藝匠,現有享譽全國的“中源農民書畫之鄉”。“龍鳳呈祥”福字彩繪及雕版工藝,主要存在于我縣羅灣、中源、寶峰一帶。肇始于清朝末期,“龍鳳呈祥”福字彩繪及雕版拓印作品,主要用于民間廳堂張貼,表示吉祥、喜慶、祝愿、圓滿之意。近三十年來,民間藝人毛誠衍、萬發逢在繼承前人“福”字藝術的基礎上,發展十余種“福”字彩繪及雕版印刷作品。作品以龍鳳為主體,組合成系列“福”字,圖案清晰流暢,龍鳳活潑,栩栩如生,“福”的字形飽滿圓潤,彩繪的色彩鮮亮跳躍,既符合民間傳統習俗,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又能美術、書法、雕刻工藝為一體,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其中萬發逢“福”字作品2004年獲國家專利,毛誠衍“福”字作品1984年在江西省農民畫展展出
6.2.3傳統題材寓意及用途
福字的字形由龍、鳳兩種中國傳統的吉祥物象形構成,采用繪畫或雕版拓印等形式制成。寓意吉祥如意,用于掛在農家中堂的掛幅。
上一篇:江西省博物館文創雪糕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