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廈門12月9日電 (張萌)“福廈高鐵廈門段完成鋪軌貫通,計劃2023年建成投用。”“著力打造公交都市,推出城際公交、網約公交、微循環公交等產品,全市綠色出行率超過70%。”“全市新能源公交車比率達86.5%,新能源網約車比率達74%。”9日,廈門市交通運輸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就該市交通強國試點建設情況等進行介紹。
據悉,廈門是第二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單位,也是全國5個獲批試點的地級市之一。近兩年來,根據交通運輸部批復的試點工作方案,該市部署實施提升綜合交通樞紐輻射能力、推動公共交通車路協同應用、打造立體化絲綢之路服務品牌、提升重點領域現代治理能力、提升運輸服務智慧和綠色發展水平五大試點任務,持續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高質量發展。
廈門著力打造公交都市,推出城際公交、網約公交、微循環公交等產品,全市綠色出行率超過70%。人民網 張萌攝
在提升綜合交通樞紐輻射能力方面,高標準建設完善廈門新機場、廈門北站、前場物流園等綜合交通樞紐,綜合交通樞紐服務效能不斷提升。其中,廈門新機場正全面加快建設,航站樓核心區工程基本完成樁基工程施工,著力打造“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的四型機場,推動廈門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同時,福廈高鐵廈門段已完成鋪軌貫通,廈門北高鐵站房主體結構全面封頂,樞紐交通綜合配套工程同步有序推進中,計劃2023年建成投用。
在推動公共交通車路協同應用方面,依托“廈門城市公交綜合智慧系統科技示范工程”等3個國家級示范工程項目,公交車路協同應用取得經驗成效。在智能公交應用有序試點上,集美新城智能公交示范線開展了多項不同車型、不同場景的自動駕駛功能測試。而BRT已實現全線網覆蓋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同步推進前沿科技場景應用,推動設立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廈門分中心,開展無人公交、無人客車開放式測試,為車路協同的應用推廣及關聯產業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形成智慧公交標準指南及7項城市智慧公交示范地方標準、技術指南,并編制了《廈門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實施細則》。
位于廈門BRT文灶站的“公共交通一體化信息平臺”,實現了公交、BRT、地鐵實時動態信息、換乘信息一屏顯示,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全面的智能查詢服務。人民網 張萌攝
發布會介紹,近年來,廈門公交集團通過5G車路協同等新科技賦能公共出行行業,打造全國首個“全數據驅動型”的數字化公交,在提升乘客安全性、舒適度和出行效率方面效果明顯——特別是2021年全面推廣智能誘導系統以來,有責交通事故同比下降65%;采用相關智慧系統的“靈活公交”線路單位客運量對比所有線路提升9%。
而在打造立體化絲綢之路服務品牌方面,支撐廈門市打造“海絲”戰略支點城市,積極推廣“絲路海運”品牌,“絲路海運”在聯盟成員拓展、航線拓展、服務標準推廣、信息化平臺建設等多個方面成果顯著,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發展中歐班列通道經濟,積極拓展海陸雙向腹地,開辟新的集裝箱海鐵聯運線路,努力將貨源腹地向東南亞及國內中西部地區延伸,廈門國際港輻射能力進一步提升。推動廈門航空高質量發展,依托國家首批通程航班服務管理平臺試點,推進“網上辦”“掌上辦”等智慧中轉服務產品。持續完善航空發展支持政策,印發《廈門市加快境外航空貨運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動完善航空貨運網絡和物流生態,塑造航空物流競爭優勢。
中歐(廈門)班列第1000列發車(資料圖)。廈門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值得關注的是,在推進提升重點領域現代治理能力方面,廈門交通運輸部門以深化行業審批制度改革、提升政務便利化水平為重點,推出“掌上辦”實現零等待、“跨省辦”實現零跑動、“自助辦”實現零材料,便民高效。目前,交通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實現全部“網上辦”,網上辦業務量占比達80%,辦件“承諾時限”壓縮至法定時限的10%以內;全省首創營運車輛道路運輸證年審注銷“掌上辦”,推出物流運輸聯審聯辦“一件事”服務站,實現公安、交通跨部門審批“一站辦”“一次辦”,惠及廈門 2000余家物流運輸企業及超4萬余輛營運貨車。
公交車開進同安區軍營村。廈門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不僅如此,在提升運輸服務智慧和綠色發展水平方面,按照國家雙碳戰略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部署,全面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大力推行綠色出行體系,著力打造公交都市,持續強化公交與地鐵銜接,深化公交智慧系統應用,推出城際公交、網約公交、微循環公交等產品,持續提升公共交通的舒適性、便捷性,全市綠色出行率超過70%。持續推廣綠色運輸裝備,新增或更新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全部采用新能源車型,全市新能源公交車比率達86.5%,新能源網約車比率達74%。
廈門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取得示范成效,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貢獻廈門智慧的同時,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上一篇:廈門將新增兩座公園!都有兒童游樂區!黑科技、櫻花道、主題雕塑
下一篇:首屆湖南旅發大會吉祥物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