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綠》帶給西安觀眾的,不僅僅是震撼,更是余韻悠長的回味。兩天前,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繪《千里江山圖》順利完成了2022年西安站的首演,這也是“青綠”二度展卷長安。
盡管剛剛在西安結束了四場演出,已經與觀眾告別。但一反常態的是,“青綠”的熱度依然持續加熱。
西安觀眾回味著“青綠”的舒展與典雅,“青綠”官方周邊在西安大火,其中包括紀念場刊、徽章、禮包、青綠同款手辦、高清劇照明信片都成為觀眾們熱捧與追逐的對象,大家將對“青綠”的熱情,傾注在周邊文創產品上,試圖將舞臺上的美好,中國文化的典雅帶回家中留駐心間。
關于《千里江山圖》作者王希孟史料極為有限,他的一生如雁過驚鴻、曇花一現,題跋上寥寥數十字便是其全部生平。所幸,這幅驚鴻之作得以流傳千載,讓少年如流星般的一生,變得絢爛而永恒。2021年,被譽為“舞壇雙子星”的周莉亞、韓真用舞蹈語匯詮釋了這幅舉世長青的畫卷,并向這位18歲天才致敬。
舞臺大幕徐徐拉開,樂池升起,青綠浮現,輕蹲緩步,恍如層巒疊嶂,竟又脈脈深情。舞者以蹁躚舞姿勾勒出如詩如幻的無垠山河,將中國古典式傳奇娓娓道來。
劇中,當故宮研究員展開《千里江山圖》,便遇見900年前伏案作畫的希孟以及緩緩升起的青綠。這一刻,是觀眾們翹首以盼的相遇,也是希孟不負世人的相見,更是青綠,在卷中靜候千年的重逢。長達兩個小時的舞蹈詩劇,掌聲和歡呼聲從頭至尾都在耳邊縈繞。舞者們數次返場謝幕,觀眾久久不愿離去。
這一切緣于舞臺旋轉那一刻起,我們于此跨越千年時間的鴻溝,打破畫作與舞蹈的壁壘——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除了著力鋪陳《千里江山圖》的巍峨之外,還足足用了《展卷》《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墨》《入畫》七個篇章,逐一展現希孟的創作全過程。同時,也另辟蹊徑地引入了一個現代“展卷人”角色,進行了一場關于藝術創作,跨越千年“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的時空穿越對話。為了呈現時空交疊的效果,《只此青綠》的舞臺做了同心圓的巧妙設計,還原了中國傳統畫卷的“展卷”過程。將時間、空間、速度、過去、未來,彼此重疊,古代的匠人以及現代的守護者,在畫中,天地無邊,山水無界。臨近尾聲時,希孟與展卷人隔著長長的畫卷,拱手致意,相互拜謝……
四場《只此青綠》在西安場場爆滿,無論是從開票時的人氣火爆程度,還是早早前來劇院門口排隊檢票的觀眾,都在用熱度印證著“青綠”的魅力從來不是傳說,盡管主創們已經離開西安去往下一站巡演,但他們的傳說仍在持續。《只此青綠》官方周邊依舊在西安爆火,人們將對“青綠”的熱情延續到各類文創產品上,期待用這樣的方式留下更多關于“青綠”的記憶,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的官方網店銷量也因這部舞劇的巡演而暴漲。
就在上周,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與“長安十二時辰”被文化和旅游部評為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創新成果。文化和旅游部評價該劇創新實踐將宋代名畫《千里江山圖》搬上舞臺,表達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及其創造者、傳承者的崇高敬意。將一幅傳世名畫創新演繹出一部舞劇全國巡演,這是屬于這個時代的精彩創意,再度開發各色文創產品,再續觀眾與舞劇的緣分,增加觀眾的沉浸感與劇目的粘合度,這更是傳統文化IP在另一個場域的無限發揚。(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職茵 陜西大劇院供圖)
來源:西安新聞網
上一篇:個個驚艷!西安人的家門口
下一篇:天津泰達航母主題公園游客“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