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天津日報
日前,市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有15處不可移動文物成為新一批“市保”。這是天津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一項重要舉措。
2018年以來,市文物局在積極做好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組織申報的基礎上,啟動實施了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的組織申報工作,經過各區自主申報、專家評審論證、廣泛征求意見,并經市政府核定公布,最終有15處不可移動文物成為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分別是:張官屯窯址、小劉莊宋元墓葬群、金家窯清真寺、朝陽庵、萬松寺普照禪師塔、萬松寺太平禪師寶塔、邦均關帝廟戲臺、大扈駕莊石橋、紫竹禪林寺、天津工商學院舊址建筑群、東天仙戲園舊址、寧園、清戶部造幣總廠舊址、鮑貴卿舊居、七人軍事會議舊址。
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組織申報和評選,堅持“價值優先、質量第一、完善體系、填補空白”的原則,市文物局委托專家進行了逐一現場勘察,并開展了認真、細致的專業評審,推薦的不可移動文物都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其中包括古遺址1處、古墓葬1處、古建筑7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6處。在兼顧文物類型的基礎上,重點推薦了古建筑、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這兩類,是天津市歷史文化特色的重要體現。升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就意味著保護要求更高,保護責任更大。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各區、各部門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公布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為契機,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牢固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工作。
去年10月,天津市有6處不可移動文物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別是:新開河火車站舊址、覺悟社舊址、北疆博物院舊址、南開大學思源堂、平津戰役前線司令部舊址、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和中共天津市委舊址。這6處新入選“國保”中,覺悟社舊址、平津戰役前線司令部舊址、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和中共天津市委舊址均為重要的革命文物。
天津市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物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目前,天津市共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2000余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薊州長城、大運河),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20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38處,其余是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