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日報】
立得住 行得通 真管用
——湖南“小快靈”立法的生動實踐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奕樊
2023年1月1日,《湖南省居民自建房安全管理若干規定》(簡稱“若干規定”)正式實施。若干規定僅21條,直奔主題、形式簡明,為防范和化解居民自建房安全風險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成為湖南“小快靈”立法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注重“小快靈”立法,做到立法題目小、條文少、內容精、措施實,制定了實施慈善法若干規定、長江流域禁捕決定、社區居家養老助餐服務若干規定等一批具有湖南特色的“小快靈”法規,確保制定的法規“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成熟幾條 就定幾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研究豐富立法形式,可以搞一些“大塊頭”,也要搞一些“小快靈”,增強立法的針對性、適用性、可操作性。
省人大常委會立足地方立法的實施性、補充性、試驗性的功能特點,不斷探索創新,堅持“急用先行”,全面加強“小快靈”立法。認真剖析“4·29”事故暴露的問題,制定全國首部居民自建房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規。圍繞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制定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茶產業發展促進條例。制定職業病防治若干規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推動構建更加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梳理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可以發現,設置章節的法規比重明顯減少,單件法規的條文數量也明顯減少,法規堅持務實管用,成熟幾條就定幾條。在制定種子法實施辦法過程中,根據種子法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對草案31個條文進行認真研究和精簡,通過后的辦法縮減到18條。長江流域禁捕決定,從禁捕區域、規范休閑垂釣、加強退捕漁民安置保障等方面明確了9條規定,解決了上位法在湖南省落地“最后一公里”問題。
不僅如此,省人大常委會還充分發揮9個省級基層立法聯系點“連心橋”“直通車”作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貫穿“小快靈”立法的全過程、各環節,推動“小快靈”立法更接地氣、更合民心。
“小快靈”立法以其快速、高效的獨特優勢,迅速在三湘大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指導岳陽市開展建設領域的反鋪張浪費立法,法規草案條文由80余條精簡到12條;指導懷化市住宅物業管理若干規定,條文由最初的40余條精簡到12條,充分體現了湖南特色。
群眾期盼什么、立法就跟進什么
“小快靈”立法既要更好彰顯湖南特色,還要做到群眾期盼什么、立法就跟進什么。
目前我省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310萬人,占比19.78%。養老問題是全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既是家事,也是國事。2022年11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湖南省社區居家養老助餐服務若干規定》,在法治軌道上化解老年群體用餐難問題,用心守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若干規定的出臺有利于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有利于更好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省人大社會委副主任委員張慧表示。
社區居家養老助餐服務若干規定對社區居家養老助餐服務對象、助餐機制、服務方式和場所建設、運營要求、部門單位職責等進行了規定。雖然只有6條法規條款,但條條切中要害,款款舉措務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頻頻出手,立足湖南實際,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關心的具體問題定規矩、填空白,相繼出臺了多部“小快靈”的法規。
出臺茶產業促進條例,科學規范湖南茶葉品牌建設,明確政府部門在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中的主要職責與角色定位;深入挖掘湖湘茶文化內涵,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挖掘整理地方茶文化資源,對茶文化資源進行保護與傳承。
實施慈善法若干規定在立項時,針對疫情期間暴露出的應急慈善機制不健全、社區慈善制度不完善等突出問題,著重在構建慈善事業發展大格局以及完善慈善事業促進措施和慈善領域監管措施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制度規定。
“‘小快靈’立法切口小、反應快、形式靈活,更有利于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意見集中的突出問題。”省人大法制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不斷探索創新,全面推進“小快靈”立法,為助力湖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注入新動力。
本文來自【湖南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