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11月23日訊(文/視頻 全媒體記者 李成輝)我省是全國古樹名木資源大省,共有古樹名木239143棵。繼去年有了統一的“電子身份證”后,我省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再出新招。湖南省林業局、湖南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日前出臺古樹名木公園認定管理辦法。管理辦法自2021年12月4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
管理辦法明確,古樹名木公園是以古樹名木資源為依托,以保護古樹名木及其自然生境為重點,以公眾游憩參觀為主要功能,兼具生態、景觀、宣教、科研和歷史文化鄉愁傳承等作用,并向公眾開放的特定區域。
管理辦法還明確了湖南省古樹名木公園內古樹名木及其生境的保護范圍和要求,提出了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教設施和統一的標牌標識的要求,以及公園管理單位的責任、縣級古樹名木管理部門的監管職能,明確了省、市級主管部門支持政策。
據悉,我省共有古樹名木239143棵,其中一級古樹7956棵(千年以上421棵)、二級古樹27628棵、三級古樹203054棵、名木505棵。這些古樹名木宛如一顆顆耀眼的明珠,或長壽,或闊大,或壯美,鑲嵌在三湘大地。從地域分布看,除自然保護區外,95%以上分布在鄉鎮及村寨周邊的風水林中,與宗教、民俗文化融為一體,蘊藏著豐富的政治、歷史、人文資源,是當地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
省綠化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古樹名木具有重要的景觀、歷史、文化、生態價值,與地方生態建設、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等緊密相關。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古樹都是人們乘涼、下棋、集會和娛樂的好地方,古樹大樹下的生活已成一種民俗文化。在城市,凡是有古樹的地方,市民生態保護意識都比較強;在農村,凡是有古樹的地方,鄉風普遍都比較好。特別是在農村,村里有什么事,大家都喜歡到一棵大樹下商議,問題很快就能解決。
近年來,我省積極探索古樹名木公園建設工作,全省現共有14個市州27個縣市區的34個古樹名木主題公園已建成或正在規劃建設,已建成的隆回縣崇木凼古樹公園、瀏陽市小河羅漢松古樹公園、東安縣“白竹九老”古樹公園、銀杏王古樹公園等已成為地方全域旅游的重要節點和網紅打卡點,取得了良好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既讓古樹通過公園的形式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又促進了鄉村振興、群眾致富,受到社會各界歡迎。
“十四五”期間,湖南將實施古樹名木保護工程,開展重要瀕危、衰弱古樹名木搶救復壯,建設100個古樹名木主題公園。下一步,湖南將以發布《古樹名木公園認定管理辦法》為契機,鼓勵結合古鎮古村落、古民居保護,挖掘提煉古樹名木自然生態和歷史人文價值,推動建設古樹名木公園,打造一批古樹公園名片和品牌。
【鏈接】古樹名木公園集錦
1、東安縣千年古銀杏公園:
永州東安縣南橋鎮馬皇村羅漢山上有一株古銀杏,據國家林業部門的權威專家考證,這棵古銀杏是春秋戰國時期當地的古越人所栽種,距今約2500年,胸徑3.84米,樹高25米,冠幅21米,有“湖南第一古樹”之稱。古銀杏歷盡風雨,主干中空,四面透風,洞內望月,滿目滄桑。當地有記載,古樹原高60余米,明末清初時遭雷擊,樹桿被攔腰擊斷,撕裂至根際,樹梢架落在距樹蔸55米遠的山包上,如架天橋。
由于保護得當,該樹得以幸存。當地還以這株古銀杏為中心建成了古樹公園,既有效保護了古銀杏及其生境,又促進偏遠鄉村發展,公園建成后村里已新建并運營農家樂3家,周末和節假日慕名前往市民日益增多,成為東安乃至永州網紅點,有力促進了鄉村振興。
2、瀏陽市小河鄉田心社區古羅漢松公園
瀏陽市小河鄉生長著一棵1900歲的羅漢松,是湖南省壽命最長的羅漢松。歷經千年,這棵千年羅漢樹,早已成當地村民的精神象征。每逢過年,村民們會到羅漢樹下祈福,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平平安安。附近村民說,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人出價百萬元想買走它,此后又有很多人來,但是都沒有成功。
小河鄉田心社區以其為中心建設了古樹公園,以千年羅漢松公園為核心的小溪河“一河兩岸”風光帶全面建成,包括風雨廊橋、魚鱗壩、疊水壩、白鷺棲息地、紅十八軍組建地小河鄉紅色歷史陳列館等同步升級,2020年小河鄉村旅游吸引40萬余游客,前來觀光體驗,極大提升了當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為小河鄉推動全面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勁動力。
3、東安縣“白竹九老”千年古樟群公園
東安縣井頭圩鎮白竹村臨水環山、秀美幽靜,是一個600余年歷史的古村。村內生長著11棵古樟,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古樟群。古樟樹齡之老、密度之大、保護之好,十分罕見,是永州乃至湖南的重要綠色名片。走進該村,一眼望見村中心9棵古樟枝椏相交,集中連片,生長在一起,棵棵高大挺拔,枝繁葉茂,號稱“白竹九老”。
當地以千年古樟群為中心建成了古樹公園,既有效保護古樹名木10棵(九棵之外800米處另有一棵),主題公園成為縣域全域旅游和鄉村振興示范點之一,東安全域旅游圖專門作了重點標注,公路交通牌專門作了路線標識。
4、隆回縣崇木凼古樹公園
虎形山瑤族鄉崇木凼古樹林2011年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虎形山—花瑤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核心景點之一。樹林中既有清光緒9年佇立的禁林石碑,也有“同蔸生異樹,樹腹中長竹”的古樹奇觀,還有花瑤人根據樹冠、樹枝、樹根和樹干的形態而命名的“千年富翁”、“天羅地網”、“銀蛇拱地”、“天女散花”、“夫妻樹”等。
隆回縣依托古樹群內312棵古樹,建成了崇木凼古樹公園。2020年8月,古樹公園竣工迎來湖南省夏季鄉村文化旅游節在虎形山花瑤景區舉行,該古樹公園在眾多項目中成為亮點工程和網紅打卡點。公園建成后,比較建設前游客增加10倍以上。古樹公園建設堅持保護優先,充分考慮游客因素,采用架空木棧道等方式防止踐踏,并在多處設立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欄(牌),有效避免游客破壞古樹生境。公園開放以來,古樹群生長勢良好,成為隆回鄉村振興和全域旅游示范點。
5、安化縣梓葉槭古樹公園
安化縣江南鎮黃花溪村鷂子尖,是古代安化重要的驛道、商道和茶道必經之地。離古道幾百米金家沖歇伙鋪,有一棵生長在巖石上的梓葉槭,樹齡1500年。這棵古槭樹王亭亭如蓋,粗壯的樹干甚至需要四個成年人才能將其環抱。相傳,宋理宗曾在樹下小憩,兩江總督陶澍父子曾在樹下寫詩。此樹被評為“中國最美梓葉槭”。
黃花溪村以此為中心建設了古樹公園,既加強古樹就地保護,又傳承和豐富了茶馬古道黃花溪段歷史文化內涵,打造了安化鄉村振興和文化強縣的亮點。
上一篇:上游新聞邀您參與新冠肺炎科普知識競答 贏取全國博物館豐厚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