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章 設計 說明怎么寫
徽章,簡言之,就是佩帶在身上用來表示身份、職業的標志。它有著悠久的歷史,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氏族部落的圖騰標志。那么,徽章設計說明怎么寫?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會徽圖案主要以振華的首字母“ZH”及具有振華綠色校園特色的一片“銀杏樹葉”經過藝術變形而成。并將奮發向前的運動員和數字“8”有機融合,線條流暢動感。加上三個圓組成三個運動員,也似一個眾人的眾。反應出校運會體育盛會,大眾參與的特征,同時表現了團結友好,“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宗旨。
會徽色彩采用了紅、綠、藍三種顏色,紅色寓意著激情;綠色寓意著希望;藍色寓意著夢想。象征著運動員在賽場上充滿激情、充滿希望、實現夢想。同時也象征著“團結、和諧、健康、奮進”的體育精神。
會徽構圖新疑、簡介大方、色彩鮮明、富有動感,符合當代的藝術美學要求。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富有人性化和親和力,更彰顯出振華的文化魅力。
徽章的種類
概述
徽章的種類有:國徽、黨徽、團徽、隊徽、警徽、軍徽、陸軍徽、海軍徽、空軍徽、城管徽、林業徽、檢疫徽、公安徽、婦聯徽、醫院徽、司法徽、稅務徽、刑警徽、法院徽、檢察院徽、路政徽、政協徽、工商徽、人民調解徽、紀念章、純銀紀念章、獎章、新工商徽、新公安徽等。
徽章制作工藝圖例說明做的最多的幾種徽章工藝,烤漆,仿琺瑯,沖壓,其他一些徽章工藝: 咬版(蝕版),絲網印刷,膠印,3D立體效果等。
烤漆大圖片效果, 徽章凹下的部分可以上各種徽章顏色(我們的色號是潘通色),徽章凸起的地方可以做各種鍍金,鍍鎳等電鍍效果(金屬色)。
烤漆特點: 顏色鮮艷,線條清晰明快,金屬材料質感強,可以采用銅或鐵做原材料,其中 鐵質烤漆徽章 是價廉物美,如果您的預算較少,選擇這款最合適!
1.烤漆徽章
表面可以涂上一層透明保護樹脂(波麗),這個過程俗稱"滴膠"(注意因為光線折射的緣故,上了滴膠后徽章表面會亮亮的),不過加了樹脂后的烤漆徽章就失去了凹凸感了,但是可以起到保護LOGO的作用。
仿琺瑯徽章的表面是平的,(相對烤漆而已,其實仿琺瑯徽章表面的金屬線條用手指去感覺還是有一點點凸起的) 徽章表面的線條可以鍍金,鍍銀等各種金屬顏色,金屬線條之間填充各種仿琺瑯顏料。仿琺瑯大圖片效果。
2.仿琺瑯徽章
制作工藝類似于琺瑯徽章(景泰藍徽章),與真琺瑯的區別在于徽章所使用的琺瑯顏料不同(一個為真琺瑯顏料,一個為合成琺瑯顏料,仿琺瑯顏料)
仿琺瑯徽章,工藝精湛,琺瑯顏色表面光滑,特別細膩,給人一種非常高檔華貴的感覺。 是徽章制作工藝的首選。如果您先做一款又美觀又高檔的徽章,請選擇仿琺瑯徽章。
3.沖壓徽章
沖壓徽章一般采用的徽章材料有銅(紫銅,紅銅等),鋅合金,鋁,鐵等,這樣也可以稱為金屬徽章。其中因為銅最軟,最適合制作徽章,所以銅壓徽章的線條最清晰,鋅合金徽章次之,對應的銅壓徽章的價格也是最高。沖壓徽章的表面可以做各種電鍍效果,包括鍍金,鍍鎳,鍍銅,鍍古銅,鍍古銀等各種不同電鍍效果。 沖壓徽章凹下的部分也可以處理成磨沙的效果。
4.印刷徽章
分為絲網印刷,平板印刷。一般也會叫做滴膠徽章,因為徽章的最后工序是在徽章的表面加上一層透明保護樹脂(波麗),使用的材料主要是不銹鋼,青銅2種材料。 右圖為青銅背面效果,印刷徽章的銅材或不銹鋼表面不電鍍處理,采用本色或者拉絲處理。
絲網印刷徽章主要針對圖形簡單,顏色較少。
平板印刷:針對圖案復雜,顏色較多,特別是有漸變色。
盾牌徽章如何設計
先繪制一個曲邊作為這個盾牌徽章的裝飾,我們用一個封閉路徑就可以繪制出來,一定要注意曲邊的平滑效果,越自然的彎曲在視覺上面的體驗越出色。
選擇紅色為前景色,我們填充這要的一個曲邊,這就是盾牌徽章的外表裝飾所在。
為了讓這個曲邊的裝飾效果更加的突出,我們在左右兩端各加上一個陰影區,這樣的曲邊就有了一個立體的效果。
接下來,我們繼續用鋼筆工具來做這個盾牌徽章的主體,先繪制出一個盾牌的封閉路徑,為了讓這個盾牌徽章有豐富的細節,我們先繪制出它的邊緣部分。
選擇灰色作為前景色,我們填充這個盾牌徽章的邊緣部分,這個圖層在曲邊圖層的下面。
接下來,我們繼續豐富盾牌徽章的內邊,我們選擇火紅色來進行路徑的填充。
這一步就是盾牌徽章的表面了,它的表面分為兩個部分,一個為白色的亮區,另外一個為深灰色的暗區,我們一一繪制出來。
最后,我們再用路徑工具繪制出這個盾牌徽章的上方的白色亮區,我們填充一個銀白色就行了。再新建一個背景圖層,我們填充一個藏青色。整個盾牌徽章設計完成!
徽章的概念
概念
"熾",通幟,徽是旗幟,章是指旗幟上的標記。
沿革
后來到了宋代,據史料記載,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李飛熊盜用驛馬,詐稱使者,陰謀作亂被朝廷識破處斬。為防止再有人假冒使者,朝廷規定給每位使者發一枚刻
雙龍寶星勛章頭等三級
有特殊標記的銀牌,入朝晉見或執行公務時佩戴于身,作為標識,成為一種加強宮政事務管理的手段。到了金代,女真族派譴使者外出,讓貴者佩金牌,呼為"金牌郎君",讓次者佩銀牌,呼為"銀牌郎君"。這兩種徽章分別鑄刻有六、七個篆字,證明使者身份和地位。此外,在中國古代,較為著名的虎符、魚符、腰牌等均是現在徽章的雛形,已具備了現在徽章,特別是憑證類徽章的特征。 但只是到了近代,特別是清代,徽章才真正具備了現代的意義。近人徐珂編撰的《清稗類鈔》第13冊《服飾類.徽章》一文寫到:"徽,幟也。古以旗幟為旌別,故設徽章。今謂凡可為旌別之記號者,曰徽。常用者以金銀銅為之,暫用者以綢絲綾為之。"在中國,真正的徽章始于清朝1863年的雙龍寶星系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