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logo有什么含義?中山大學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新港西路135號,成立于1924年,屬于綜合類大學,目前學員人數有5萬人以上,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中山大學以及logo的設計理念和寓意。
1.中山大學logo含義
中山大學logo結合了學校的特點,中英文名稱,還體現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校訓中的精神,LOGO代表著學校的發展歷程,育人標準。
2.中山大學介紹
中山大學位于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省。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濱。現有四個校區,總面積達6.17平方公里,廣州南校區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區占地0.39平方公里,廣州東校區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區占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區樹木蔥籠,綠草如茵,景色秀麗,各具風格,是陶冶情操、讀書治學的勝境。
偉人手創山高水長
中山大學是一所具有優良辦學傳統的名牌大學。1924年,由世紀偉人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并親筆題寫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原名國立廣東大學,1926年,為紀念中山先生,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山大學設有文、理、法、工、農、醫、師范等7個學院。1935年學校設立研究院,開始招收研究生。五十年代,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山大學成為一所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山大學一直是全國重點大學之一,也是我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之一。2000年9月,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在珠海市唐家灣建成,為新世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并,強強聯合,組成新的中山大學,學科設置更加齊全,辦學力量更為壯大。
中山醫科大學前身之一為博濟醫學堂,成立于1866年,是我國最早設立的西醫學府,孫中山先生曾在此學醫并從事革命活動。1936年,博濟醫學堂發展成為嶺南大學醫學院。1953年,中山大學醫學院、嶺南大學醫學院合并成立華南醫學院,1954年廣東光華醫學院并入。學校先后改名為廣州醫學院、中山醫學院,1985年,改名為中山醫科大學,并逐步發展成為一所多學院醫科大學,在醫學遺傳學、眼科學、腫瘤學、寄生蟲學、內科腎臟病學、器官移植、傳染性肝病、生物醫學工程及分子醫學等方面成績顯著。
中山大學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學術傳統,學校的歷史是和一批大師級的教授、學者聯系在一起的。自建校以來,學校不斷延攬名師,魯迅、郭沫若、馮友蘭、傅斯年、趙元任、顧頡剛、周谷城、俞平伯、陳寅恪、岑仲勉、姜立夫等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都曾執教于中山大學。柯麟、梁伯強、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秦光煜、林樹模、周壽愷、鐘世藩、毛文書、陳國禎等著名醫學專家曾執教于中山醫科大學。大師們言傳身教,嚴謹治學的科學作風和開創學術新領域的勇氣給中山大學這座科學殿堂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
展開
電腦版請使用CTRL+D收藏到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