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設計者和建設者長期以來一直將公共設施和公共藝術視為一個共存和整合的整體。人們也意識到所謂的城市公共設施是環境中不可缺少的公共藝術作品。因此,從根本上說,城市空間定位屬于公共藝術的范疇,作為一種實用藝術,是一種有目的的審美創造活動,其審美功能以其特有的表現力以其適宜的形式得以形象化。美的價值客觀上是功能和形式的統一和統一。一、空間定向的特點1。導向系統與建筑一起建造在建筑空間環境中,需要文字、圖像、圖形、符號和載體等信息來建造,燈光、顏色、材料和路徑在這個系統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與之相關的地面、壁畫、雕塑和載體形式也成為潛在的識別元素,具有視覺識別、導向和藝術符號的功能。這些潛在的元素是城市導向系統藝術創作的物質基礎。2.與環境的融合就個人而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認同和審美取向,但在公共環境中,城市導向對于公眾視覺生理和心理的共性或舒適性更為重要,這使得公共藝術形式的城市導向系統設計無法基于個人好惡隨意創造,必須考慮公眾的文化認同和特定地域環境的特點。尊重自然地貌、氣候、光線等原生態環境特征,照顧人流量和時間造成的全方位因素,使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并存,尊重環境不是簡單的使用環境,而是公共藝術形式下城市導向設計的價值取向。2.空間取向中的藝術形式要素1。圖形符號比文字具有更好的視覺識別性,因為圖形是對實物的模擬,看到實物就能聯想到實物,而文字是抽象的符號,只有經過人腦信息的處理和轉換后,才能用自己想要表達的概念來體現,圖形的識別不受國家和民族語音、受教育程度的限制。2.顏色詞可以有效地增強導視,的識別效果,有時甚至可以代替詞來表達特定的含義。尤其是顏色的象征意義甚至比文字更容易理解,更能符合國際化、全球化的標準。文字是視覺導向設計中最重要的元素。文字可以傳達復雜的信息,而圖形容易快速識別。然而,由于圖形解釋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導向信息不能僅通過圖形來傳達,尤其是復雜的環境信息,這些信息通常是相互配合的。3.藝術形式在空間取向上的多樣化1。抽象藝術形式構成了點、線、面、體等抽象形式的基本形式。然而,僅僅用形狀來定義設計作品的形式美是不夠的。設計對象的形態創造要善于運用變化統一、節奏韻律等各種造型手法,達到傳達視覺信息的目的。造型的形態因素中,包括形狀、紋理、色彩。這三個方面在形式表達上是不可或缺的。色彩作為它的表現因素,在我看來是一種抽象的、感性的形式。藝術的目的是通過感情的傳遞,喚起感情的共鳴,凈化心靈。因此,為了使設計工作更加人性化,有必要在設計中使顏色表達一定的情感和意義。2.藝術形式的視覺符號化體現在公共空間的視覺過程中,使用者通過視覺信息明確場所、方位、道路和行為的作用。視覺符號化是一種形象,是城市形象的創造。它是建立在對城市居民環境的明確心理認知上的。它可以通過物化將城市文脈轉化為城市形象,實現精神空間的引導。視覺符號化的藝術形式符合造型中的運動和定位,導視的功能是通過圖形來說明的,引導人的流動。外人可以在視覺上感受到自己地域的獨特脈絡。
3.雕塑的藝術形式雕塑本身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是人們在三維空間中創造的一種新的審美實體,表達了他們對周圍環境的理解。將雕塑藝術與引導導視的功能相結合,既有實用功能,又有藝術審美價值,使人們在利用引導設施獲取信息的同時,享受藝術內涵。雕塑導向設計屬于藝術導向的范疇,它具有形象的象征特征,不僅起導向和識別的作用,還具有藝術性和文化性的特點。在設計雕塑化的導視,時,需要考慮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充分融入空間環境和人文環境,使雕塑化的藝術性與城市的個性化和人們的審美價值相統一。空間導向藝術形式的多元化發展,趨向于城市導向設計的審美風格和藝術特征的多元化。多元化不僅體現在不同公共環境中導向設計的各種表現風格上,還體現在同一導向設計中各種藝術表現風格的融合上,即繼承城市和街區的歷史文化脈絡,同時找到并形成有效的藝術表現手段。
上一篇:城市公園導視導視系統設計與制作
下一篇:城市住宅區導視系統的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