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視系統設計是一門非常實用的科學。經過前人的積累,它有了一套導視設定的規則和原則。導視系統設計的導視設定也是理論性的,需要遵循科學依據。每個部分的布局和放置都要精心規劃,合理布局,位置突出,邏輯清晰,組織有序,要進行多次場景實驗。在設計導視系統時,導視應適當出現在交通的關鍵點,在人到達之前及時出現,以達到及時提醒、準確引導的目的。
導視設置過多或過少都不會奏效,過多會影響原有的周邊風景,甚至自居,浪費材料和空間;太少將導致導視被中斷,并且它將不能執行適當的方向識別功能。放置的數量和位置要提前檢查,選擇要恰到好處。導視和導視與環境的關系是相互影響和制約的,導視和導視在每個信息點的設定都要有秩序和邏輯的基礎。在導視體系的設計中應特別注意共同的導視關系,如重復、平衡、互補、規模和距離。
導視在導視系統設計中的位置應該相對統一。一般來說,如果同類型的第一個導視出現在右邊,那么下一個導視也應該出現在右邊,給人視覺上的連續性和一致性。例如,我國對導視的道路交通引導一般出現在視線的右側,也是為了迎合人們的視覺習慣。一般來說,導視的導視如果是面向大眾的話,應該簡潔、醒目、清爽,并適當添加裝飾元素。重要而整體的導視應該在心理和視覺上處于突出的位置,其特色可以通過字體大小、顏色變化或特殊材料來體現;其他導視和導視應該處于相對次要的位置,顯示出導視在導視系統設計中的層次感和邏輯性。下圖為澳洲墨爾本QV商業中心地下停車場導視系統設計,其導視設置值得借鑒。
我國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9米,平均視覺高度約1.5米。成年女性平均身高1.58米,平均視覺高度1.4米左右。因此,人們在這個高度接受導視和導視的主要信息更加合適和容易。當然也要考慮閱讀的距離和視角,這也是導視系統設計導視所追求的以人為本理念的具體體現,另一方面是人機工程學理念在導視系統設計中的具體應用。讀者可以點擊閱讀人機工程學在導視設計,的應用實例,從而對這一概念有更深的理解。
此外,在設計導視系統的導視時,還應考慮人體的其他生理特征。比如人體頭部旋轉的最大范圍是從左向右55度,易旋轉的角度是從左向右45度;在頭部不旋轉的情況下,依靠眼球旋轉,一只眼睛的水平視野為166度,兩只眼睛的視區為124度;顏色辨別的水平視區為左右60度,文字識別為左右30度;眼睛旋轉最好的區域是向上25度,向下30度。自然視線站立時向下10度,坐著時向下15度。司機、行人、兒童、成人等。所有人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導視。考慮到以上數據,我們在設計導視系統時,應該盡量使導視的設定符合人體工程學,讓人們可以舒適地觀看導視,從而充分發揮導視系統設計的功能。
上一篇:導視系統設計讓思維全力奔跑
下一篇:智能城市的交流導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