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由我市(克拉瑪依)市民吳波設計,名為“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巴經濟論壇會徽正式表態油城。
會徽以中國國旗、巴基斯坦國旗、漢字“中、巴”、英文縮寫“C、P”為創意元素,由藝術化了的雙手緊握造型,中文“中巴經濟走廊(新疆克拉瑪依)論壇”、英文“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Karamay Xinjiang) Forum”及英文縮寫“CPEC”組成。
會徽運用了紅、綠、黃、藍、黑五種顏色,紅色代表中國;綠色代表巴基斯坦;黃色代表共享、交流、發展、收獲;藍色代表示代、科技、工業、創新;黑色代表石油,寓意此次論壇的舉辦地克拉瑪依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興的城市。
緊握的雙手,又似兩個擁抱的人,象征中巴兩國團結互助、親密無間。延伸的“s”形留白代表中巴經濟走廊;流動的紅色和綠色線條代表兩國淵源流長的友誼,象征著兩國以論壇為載體“共商中巴合作、共建繁榮走廊、共享和諧發展”。標記簡潔大氣,動感時尚,便于傳播。
據了解,我市于7月10日至25日,通過報紙、網絡、微博和微信等公眾媒體,面向社會征集中巴經濟走廊(新疆·克拉瑪依)論壇會徽(標記)。在為期15天的征集活動中,共收到來自全國15個省份、自治區、直轄市共計61件會徽(標記)作品。
7月28日下午,由市委宣傳部、市政府辦、市發改委、市外事辦等部門以及美協專家組成的評委組,對61件作品進行了初步篩選,對符合參評標準的46件作品進行評審;7月29日,中巴論壇籌備委員會再次評審,選出入選作品1件,入圍作品5件;7月30日,相關人員在烏魯木齊向自治區中巴論壇籌備委員會報告請示后,最終確定“共商、共建、共享”標記為本次論壇的會徽(標記)。
以上為入圍標記
相關新聞>>>
會徽誕生記
本報實習記者 青山
短短15天的會徽征集活動,是如何吸引了來自全國15個省份、自治區、直轄市的設計者們爭相參與?簡潔大氣,動感時尚的國際范兒會徽又是如何誕生的呢?來聽聽幕后的故事吧。
征集啟事覆蓋面廣
7月10日,我市相關部門采取了新老媒體結合的宣傳方式,通過《克拉瑪依日報》、天山網、克拉瑪依零距離公眾微信和克拉瑪依官方微博發布中巴經濟走廊(新疆·克拉瑪依)論壇會徽(標記)征集啟事。
“廣泛撒網”的方式,讓眾多設計愛好者關注到了這項活動。
市民吳波是在《克拉瑪依日報》上看到征集啟事的,他說,如果不參加此次活動,他必定會后悔。而大三在讀學生房焓則是聽伴侶說起這事的。房焓在校攻讀平面設計專業,參加過不少活動的標記設計,“能為本身家鄉舉辦的活動設計會徽,我感到榮幸而驕傲。”房焓說。
不僅我市市民參與積極性高,在為期15天的征集活動中,相關部門共收到來自全國15個省份、自治區、直轄市共計61件會徽(標記)作品。
最終,房焓的設計作品入圍,吳波的作品被確定為此次論壇會徽。
設計過程有驚無險
吳波是我市一家文化公司的員工,公司工作氛圍開放,領導鼓勵員工們積極參與各種設計活動,因此,吳波在看到征集啟事后便開始琢磨如何設計會徽了。
吳波有著8年的設計工作經驗,之前參與過一些標記的修改工作,雖然沒有獨立原創設計標記的經歷,但也算是稍有經驗的。
吳波對顏色十分敏感,所以,他一開始便想到運用中國與巴基斯坦兩國國旗的顏色來代表兩國,雖然兩國國旗的顏色是一紅一綠,但這“紅”和“綠”可不是隨便一種“紅”和“綠”就能用的,因為每個國家國旗的顏色都有標準的顏色數值。為此,吳波專門查詢了巴基斯坦國旗的顏色數值。
確定了標記顏色,接下來就是造型了。吳波將會徽分為三個部分,由圖形、英文縮寫和中英文全稱組成。圖形主體為圓形,寓意圓滿;兩個弧形色條交錯疊扣,意為雙手緊握,寓意兩國團結互助、共融發展。而三者如何排版,吳波卻有些拿不準了。為了保險起見,他一共做了三種式樣。
吳波是個追求完美的人,然而就是太想完美,他曾一度想過放棄。
“大標的目的設計出來后,主要就是調整細節了。可是,今天調整好了,明天放大一看又覺得有弊端了。”就這樣,吳波前前后后不知調整了多少次間距、顏色等細節。“記得有一次,我在調整漸變顏色時,越改越覺得不滿意,當時就關了電腦不做了。”
為了盡可能減小眼睛看到的顏色與電腦顯示器顯示出的顏色之間的色差,吳波特意用公司更專業的電腦來調色,并且只在自然光線最適中的時候調色。
前后歷時一周,吳波終于不再糾結細節問題,趕在征集活動結束前提交了本身的作品。
市民關注持續高漲
對于本身的作品能入選,吳波感到很不測,更沒想到的是這個會徽還能引起市民們的高度關注。
8月5日,“克拉瑪依零距離”公眾微信平臺發布了中巴經濟論壇會徽的推送消息,緊接著“青春克拉瑪依”公眾微信平臺也推送了此條消息。8月7日,《克拉瑪依日報》也刊登了會徽的圖案。
“我覺得這個會徽十分有國際范兒,從色彩選擇就能看出,紅、黃、藍、綠、黑這五種顏色穩重大氣,符合‘國際口味’,奧運五環不也是這五種顏色嘛。”市民王非文從微信“伴侶圈”看到伴侶轉發的會徽圖案后說道。
“我很喜歡會徽的造型,簡潔大方,寓意明顯,稍微‘走點心’的人都能看出這個握手造型,象征兩國友好發展,不像有的標記有很多‘玄機’,必需看了解釋才能明白含義。”市民楊朵伶將會徽的圖片轉發到本身的微信群里,讓家人們也一睹會徽的風采。
“我覺得這次會徽的設計突破了以前的設計思路。以前,只要設計與克拉瑪依有關的標記,大家都會想到用‘K’這個基礎造型來變形,而這次沒有再走這個‘老路’,這樣的標記更新穎。”市民常若思看著報紙上的會徽說道。
來源:克拉瑪依日報
上一篇:熊貓安全軟件公司啟用新LOGO
下一篇:鳳凰網微調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