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因治南有溪、東漢董黯“母慈子孝”而得名,被譽為唐涂宋地。在文旅融合的時代背景下,慈溪市作為省全域旅游示范市,深修“內功”,全面推進“旅游+”戰略,做深做精“古今融通”與“產城聯動”兩篇文章,加快文化旅游體育產業與鄉村振興、農業等相關產業深度融合。
5月24日,由慈溪市政府主辦、浙江省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協辦的“潮起慈溪·共鑒文旅”2024年慈溪市文旅產業招商推介會在慈溪舉行。
推介會推出了南部沿山文旅板塊、明月湖創新創業板塊、森林公園-體育中心板塊、北部農業板塊等具有慈溪特色的文旅項目。推介會上,慈溪市政府與浙江浙旅投資有限公司簽署全面合作戰略框架協議;慈溪文廣旅體局與上海攜程智慧旅游發展公司簽訂慈溪全域旅游目的打造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慈溪宗漢街道與欣星熠秀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大塘月色”文創園項目框架協議;慈溪古塘街道與寧波三環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簽訂教場山728影視商業街區項目框架協議;慈溪市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與浙江寧旅文體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上林湖青瓷文化傳承園運營合作框架協議;慈溪市環杭州灣創新中心與北京非凡領越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簽訂全民健身中心運營合作框架協議;慈溪文旅集團有限公司與寧波股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簽訂文旅與金融合作創新戰略合作協議。
推介會邀請了文旅大咖賈云峰圍繞慈溪的旅游資源優勢、產業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做主旨演講。來自全國各地的文旅項目方代表、投資商、文旅行業專家等上臺開展交流對話,探討行業發展趨勢,旨在推動形成慈溪旅游產業鏈閉環,打造更多文旅精品項目,提升區域文旅產業品牌影響力和區域輻射帶動力。推介會上,還舉行了“數字文旅產業(慈溪)促進中心”揭牌儀式。
為精準高效對接項目,相關資方、運營方與項目方在上林湖青瓷文化傳承園、鳴鶴古鎮、工業旅游結合數字文旅點,以互動性強、體驗感好、沉浸式的全新體驗,深入交流、洽談合作,共同開創慈溪文旅產業的美好未來。
當前,慈溪正深挖“圍墾、移民、青瓷、慈孝”四大地域文化內涵,大力優化文旅項目投資建設環境,積極探索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產業發展新路,全力打造“秘色瓷都·魅力慈溪”全域旅游目的地, “處處、時時、行行、人人”的全景格局初具雛形,“一市聯雙城、一旅興百業”的發展模式日漸成熟,著力打造長三角知名的休閑旅游目的地。
近年來,慈溪深耕地域文化底蘊,上林湖越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上林湖青瓷文化傳承園等青瓷主題園區成為網紅“打卡點”。推進非遺資源“活化”傳承,創新發展“非遺+旅游”業態,培育非遺旅游線路3條、寧波市級非遺體驗基地8家,青瓷甌樂成為首批省廳市共建文旅融合金名片、省文旅IP。同時,與北京工美集團、永新華韻等企業平臺簽訂合作協議,引進慈溪華韻國際非遺博覽園等項目,推進秘色瓷等非遺文創開發與品牌打造。
加強灣區互聯共通,將杭州灣新區納入創建范圍,以共創“一市”(省全域旅游示范市)引領“雙城”(慈溪-杭州灣新區)聯動發展。以高等級旅游景區、精品民宿、融合基地培育為抓手,推動市場業態量質雙升。共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2家、3A級景區7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建成寧波市級休閑旅游基地13處、寧波市級紅色旅游融合示范區(基地)2個,寧波市共同富裕示范村2個,省級工業旅游基地5家、省級果蔬采摘園3處、省級中醫藥養生基地1家、省級生態旅游景區1家。
節慶營銷“多域發力”,打造“阿拉慈溪文旅節”、越窯青瓷文化節等品牌節慶,培育楊梅節、氧氣森林音樂節、“阿拉慈溪”上林夜市等“+旅游”業態。特色IP“多點開花”,開展“慈溪有味、慈溪有游、慈溪有禮”文旅推廣活動,評選“慈溪味道”體驗(示范)店16家,其中寧波市級體驗店8家,形成“慈溪有游”精品線路8條,培育“慈溪有禮”旅游特色商品65件。
堅持產業互融,農旅互動實現紅利“共享”,盤活農村閑置資源100多處,培育特色民宿34家,形成葡萄節、紅菱節等繽紛田園節慶品牌,提供農旅相關就業崗位2000余個;工旅互聯實現產業“共興”,培育海通食品等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5家,推出工業旅游線路15條,培育本地療休養等線路10余條,開展“走進慈溪”旅游促消費活動。
大力推動全域共建,“百城千鎮萬村”景區化等重點工程實現后發趕超,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省A級景區村莊220個,其中3A級31個,占行政村總量的80%,建成景區鎮15個,占比超過80%;建成旅游廁所 105座,省旅游驛站2個。
上一篇:創新旅游糾紛處理工作機制!浙江走出一條彰顯文旅特色“訴源治理”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