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現場。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里,憑借“寵粉”再度火上熱搜的重慶文旅又要秀出新亮點了!
1月31日,上游新聞記者從2023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上獲悉,事關全市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亮點、大事都在今年得到落實。
實施“十項行動計劃”推進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
在本次2023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上,重慶市文化旅游委黨委書記、主任劉旗介紹,2022年我們取得了一系列來之不易的新成績。中國旅游研究院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后疫情時代中國人最想去的城市旅游目的地重慶位居第一;“非凡十年·魅力二十城”榜單,重慶游客滿意度綜合排名居全國第一……
重慶在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召開重慶市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明確“把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一號工程’和全市工作總抓手總牽引”。劉旗表示:“推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國家“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之一。全市文化和旅游行業要對照‘一號工程’,抓好任務落實,做到全市域融入、全方位推進。”
△2023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現場。
上游新聞記者留意到,這十項行動計劃的內容既包含了依托重慶獨特山水地貌、已經圈粉無數的重慶都市旅游,也涵蓋了為鄉村振興賦能的鄉村文化保護、傳承和鄉村旅游發展,還包括了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資源、講好巴蜀故事的文化藝術創新發展等等領域。
其中,川渝兩地將爭取設立“國家文化和旅游創新改革試驗區”,推動“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等建設,并探索開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高鐵旅游專列。
同時,開展“成渝地·巴蜀情”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百萬職工游巴蜀”活動以及巴蜀文旅融合發展論壇。同時,兩地還將立足川渝非遺保護聯盟平臺,組織參加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舉辦夏布織造技藝研培班和川渝曲藝展演大會等活動。
眾多文藝精品將與觀眾見面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里,暢游重慶的全國各地游客除了去到了各大景區,各大劇場、演藝新空間也聚集了非常高的人氣。與之相對應,繼續大力培育各種文藝精品也是2023年重慶文旅的一大工作重點。
“我們要繼續創新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推進川劇《巴蔓子將軍》、芭蕾舞劇《歸來紅菱艷》等作品創排,開展經典話劇《風雪夜歸人》復排工作,推出更多體現時代特征、中國氣派、重慶韻味的精品力作。”劉旗表示,與此同時,“公共文化新空間”行動計劃也將在新的一年里得到實施。根據該計劃,2023年全市將新建、改擴建“城鄉書房”“文化驛站”“文化禮堂”等新型文化空間100個以上。
讓游客來了不想走、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的特色品牌文化活動的打造,在2023年也會繼續得到加強。這包括重點辦好巴蜀合唱節、文采會、“川渝樂翻天”系列活動、鄉村“村晚”、戲劇曲藝大賽、大家唱、鄉村藝術節、“舞動山城”國際街舞大賽及廣場舞大賽、“閱讀之星”市民誦讀大賽、“紅巖少年”讀書活動等。
此外,第八屆重慶文化旅游惠民消費季活動也將繼續同廣大市民見面,并舉辦首屆中國劇本娛樂交易展。
這些文物保護利用工程是重點
紅色旅游一直是重慶旅游的一張名片。新的一年里,包括革命文物保護傳承在內的一系列文物保護利用重大工程也已經列入重慶文旅工作年度計劃。
這其中包括了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開工建設紅巖文化公園二期項目,推進酉陽南腰界紅三軍革命舊址片區整體保護利用重點項目,推動建設長江三峽考古遺址公園。
△今年春節期間洪崖洞人氣持續火爆。
同時,釣魚城遺址申遺,加快白鶴梁題刻與埃及尼羅尺石刻跨國聯合申遺的工作也將持續推進。
重慶博物館新館、重慶自然博物館園區、特園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等重大文博設施也會在2023年加快建設。第七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申報和重慶非遺館建設前期工作也將啟動。
入出境游正在有序重啟中
“重慶太會‘寵粉’了。”“想去重慶親身體驗一把被寵的感覺。”類似這樣的熱議在包括今年春節在內的多個假期中多次在網絡上刷屏。在本次文旅工作會上,“寵粉”自然也成了一大關鍵詞。
一如本文開頭所述,劉旗明確提到,要“持續提升‘最寵游客城市’品牌感召力”,并要加強國際市場營銷,以及加快文旅國際化進程。全力爭取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總部落戶重慶。辦好辦靚“2023重慶全球旅行商大會”等活動。
△1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推特上發文推介重慶為方便游客拍照封橋封路。
此前,文化和旅游部發布了《關于試點恢復旅行社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出境團隊旅游業務的通知》,宣布從2月6日起試點恢復旅行社出境團隊旅游。重慶與之相對應的重啟工作也已經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接下來,重慶也將組團赴境外重點國家和地區參加國際性文旅盛會,并舉辦2023“重慶文化旅游周”主題推廣活動,出臺入境旅游激勵政策,有序重啟入出境游。
上游新聞記者 裘晉奕
編輯:夏洪玲
責編:周尚斗
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