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涂鴉
七夕牽手
金點子創意大賽
杏林(集美)臺商投資區成立30周年照片展
七夕牽手
海峽媒體峰會
海峽兩岸電競大賽
臨海,聽風,讀兩岸。
每次看到我們的報頭,我總會想:還有那一句能比這更好?更能勾勒出廈門之于世人的最佳印象?
一個因海而生的衛所,來去之間,是海陸文化沖突的話題;一個三百年古渡口,是海峽兩岸一衣帶水、同文同種的交流印記;一座大廈之門,門里門外,是中西方文明沖突、交融、共生、涅槃的萬千氣象;一座高素質高顏值的創新之城,是廈門人謙謹含蓄態度之下,敢拼會贏的韌勁勃發。
這是中國最溫馨的城市——它有著優雅的城市與人際空間,有原鄉風物與古早情懷;它是創意溫床和改革先行者,更是自然與人永續和諧發展典范。
它讓每一個來過的人,都有家園親切之感,于是適彼樂土,就如我們。20年來,我們,海峽導報在這里出生成長,和這個城市融為一體,為廈門的發展鼓與呼,為廈門的建設縱情吶喊。
站在廈門市文化旅游會展產業發展大會召開的節點,我們也做一個盤點,盤點我們之于這個城市的奮進,盤點這個城市之于我們的濃情永駐,是堅定的發展信心,更是表達多一度的熱愛。
來去廈門,歡迎你來廈門。
臺海網11月1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楊思萍薛洋林靜嫻陳成沛蔣侃李立宇/文吳曉平沈威/圖)由海峽導報社兩岸交流中心傾情打造的六項交流活動,以增進兩岸同胞彼此了解、互信為根本宗旨,既有專業性強的海峽媒體峰會,又有普通民眾皆可參與的兩岸七夕牽手會,可謂是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近年來,更是增加了涂鴉、電競等青年喜愛的元素,讓兩岸交流活動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通過貫穿一整年的活動,充分展現福建作為“第一家園”的美好誠意,助力臺灣青年到祖國大陸追夢、筑夢、圓夢。
1金點子創意大賽
臺灣青年為海峽論壇出謀劃策
“兩岸好主意,金選新創意”是海峽論壇金點子創意大賽舉辦的初衷,2017年海峽論壇舉辦的首屆金點子創意大賽,面向臺灣青年征集“你想要的海峽論壇活動”金點子。最終,“創意涂鴉大賽”作為本屆大賽的冠軍,成功在2018年海峽論壇期間落地舉辦,并正式成為海峽論壇重點活動之一。
總決賽結束后,時任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等嘉賓蒞臨會場,向獲獎者表達祝賀,并為其頒獎。張志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海峽論壇的活力來自參與者,兩岸的年輕人應該為海峽論壇的舉辦貢獻力量,并希望他們不僅為海峽論壇的未來出主意,也為兩岸關系的發展出些金點子!
2019年,第二屆金點子創意大賽5月初啟動,在征集的135件作品中,共有18件創意提案脫穎而出,透過網絡票選及專家評選,選出10件入圍企劃提案。總決賽當日,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一行專程到場傾聽了臺灣青年學生對兩岸交流金點子的創意闡述。
來自臺灣輔仁大學的范亞喬同學,與胡書記分享了此次來廈門參加海峽論壇的感受,并且介紹起了她的金點子創意“兩岸戀愛巴士”。胡書記連連稱贊“戀愛巴士”創意,并勉勵青年學生們為兩岸融合發展、共建美好家園多出金點子。
從2017年到2019年兩屆大賽,我們共收到了來自臺灣10余所高校共計千余件作品,這些作品的內容涵蓋了兩岸交流中的各個領域,透過這些作品,我們看到越來越多臺灣青年渴望了解大陸,尤其是大陸在經濟科技迅猛發展的歷程。
2海峽兩岸七夕牽手會
兩岸青年共赴尋愛之旅
仿佛一次心動,純粹簡單,卻又令人印象深刻。2002年的七夕之夜,1800名廈門本地單身白領一起在悅華酒店的大草坪上,譜寫出第一屆七夕牽手會的“戀戀情歌”。第二年,這場活動有了金門青年跨海傾情加盟,由海峽導報社主辦的“七夕牽手會”正式更名為“海峽兩岸七夕牽手會”,從此有了濃濃的“臺味”,也有了更深層次的內涵。
海峽兩岸七夕牽手會迄今為止舉辦了17屆,累計有萬余人次參與了豐富多彩的聯誼活動。我們曾一起看見萬種風情的臺灣,也曾親近福建的深山密林;曾在咖啡香氣里“全城熱戀”,也曾譜過“青山為憑、綠水作證”的土樓戀曲。2010年,浩浩蕩蕩的廈門百人青年團踏上了寶島,臺北101、阿里山、日月潭、墾丁……把七夕牽手會推向了一個高潮。去年,兩岸青年共乘廈門“愛情地鐵”,“打卡”集美大社的“愛情小站”,跨海而行,圓滿逐愛。2019年,牽手會首度將“鵲橋”筑在郵輪上,持續五天四夜的海上行程,兩岸會員同住、同吃、同樂,共乘“海上戀愛巴士”,駛向心之彼岸。
作為活動主辦方的海峽導報,已經成為牽手兩岸的資深“紅娘”,而參與報道的導報記者,也是活動的親歷者與見證者。情感朦朧間,我們捕捉每一個曖昧的細節,氣氛熱烈時,我們與兩岸青年男女一起歡笑。當我們記錄下每一對牽手成功的會員,寫下每一段感人故事時,也仿佛在兩岸關系發展的潮流中,激起一朵生動的浪花。
17年來,以愛為名的海峽兩岸七夕牽手會,已經跳脫傳統“相親”框架,將核心理念放在“交流”層面。為兩岸單身青年男女搭建“鵲橋”的同時也勾連“心橋”,不僅成就了一段段聯姻佳話,也逐漸發展成為兩岸影響力頗高的民間交流品牌。在兩岸關系發展的新形勢中,意義更深遠,影響更廣大。
3創意涂鴉大賽
打破界限奮發涂“墻”
如果你到過集美大社,你一定會忍不住在絢爛多彩的涂鴉墻前拍照打卡;如果你走進福建東山,你也會忍不住贊嘆風格多樣的關帝爺涂鴉墻,讓社區老街秒變網紅景點。又或者你只是在現代化的寶龍城市廣場喝下午茶,不經意間抬頭,一幅藏著多個廈門地標元素的時尚墻繪立刻讓你心情敞亮。
這些,都是海峽論壇創意涂鴉大賽的作品。
原本,它只是來自于陸生樊懋的小小創意,旨在讓兩岸青年打破界限,一起進行涂鴉創作。兩年來,在海峽導報社的精心組織和策劃下,不僅這個金點子落地生根,更是意外地打造出了三個網紅打卡地,由此聲名鵲起,連續兩年都得到了央視《新聞聯播》的報道,再加上廣大網友們在朋友圈、微博的大力傳播,讓該比賽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研究生張雅嵐,去年憑借一幅名為《BEYOUNG》的涂鴉作品,拿下第一屆創意涂鴉大賽的一等獎。張雅嵐是臺南人,這幅作品的靈感來自英語的“beyond”,意思是超越,傳遞出的是她在大陸求學、旅行和生活中的感受。一年來,她的這幅作品在集美大社,被無數的網友拍照打卡,成為了兩岸同胞彼此了解、增加互信的一扇窗口。今年,張雅嵐又為集美大社創作了一幅名為《源·園》的作品,寓意門神守護兩岸共同家園。
“身處兩岸的我們,相互都存在著好奇心與刻板印象,因此需要跨越心中障礙,超越自己跨出一步,不再當井底之蛙。讓彼此的交流與觀點碰撞出精彩的火花,通過涂鴉藝術來讓觀者可以不再受限于過去,來接納我們的共識。”張雅嵐說,透過這樣的比賽,讓兩岸青年有更多接觸和融合,這正是創意涂鴉大賽最大的意義所在。
4海峽媒體峰會
共筑兩岸心靈契合
淺水一灣,同胞情深;兩岸合作,媒體先行。自1987年兩岸開放民間交流以來,作為“開路先鋒”的兩岸媒體,有力地推動著兩岸關系不斷向前發展,為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閩臺關系源遠流長,交往密切。福建日報報業集團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先行先試、主動作為,積極拓寬對臺新聞交流的思路與途徑。2009年,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率先和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臺灣聯合報系等主流媒體聯合舉辦海峽媒體峰會,搭建起兩岸媒體長期交流合作平臺。
至今,海峽媒體峰會已分別在大陸福州、平潭、漳州和臺灣臺北、臺中等地成功舉辦了八屆,峰會影響力不斷提升,平臺作用不斷凸顯,有效地促進兩岸媒體在聯合采訪、聯辦活動、合辦媒體以及互派記者駐點采訪等方面不斷實現新突破,在兩岸新聞交流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積極而廣泛的影響。合作領域也從新聞業務交流,逐步擴大到產業合作、媒體融合,步步深入。
導報記者采訪了2017年12月在漳州舉行的第八屆海峽媒體峰會。那一屆主題是“融媒時代,兩岸媒體弘揚中華文化共謀發展”,兩岸媒體大咖都認為,融,是融合,亦是融化,無論新聞內容如何拓展,傳播載體如何變遷,說好兩岸交流故事、促進中華文化認同,都是內在的道義和責任。這就要借新媒體的“年輕”屬性,融合新技術新平臺,爭取年輕人的認可,融化兩岸的心靈隔閡,增進兩岸認同。
而在漳州,兩岸媒體人更感受到閩臺人親土更親,而且進步快,生態佳。逛花都、訪古城、說文化、聊情緣,兩岸一家親,兩岸媒體更是一家親??梢哉f,從破冰交流開始到今天的融合發展,媒體人都以極大熱情,勇敢擔當,增進了兩岸互信和了解,在走進新媒體、融媒體的時代,需要更多地互聯互通,共同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讓兩岸媒體融合的潮水填平兩岸輿論之間的鴻溝,讓兩岸合作之船高揚風帆。
5杏林(集美)臺商投資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動
700萬粉絲見證30年輝煌
2019年,國務院最早批準設立的四個臺商投資區之一的杏林(集美)臺商投資區迎來了30歲生日。10月,杏林(集美)臺商投資區30周年系列活動成功舉辦,向兩岸人民,尤其是臺灣同胞,生動、立體地展現投資區30年來改革發展的巨大變化?;顒拥玫缴鐣鹘绶e極響應,兩岸媒體競相報道,新媒體平臺在兩岸的覆蓋量總計更是超過700萬人次。
本次活動由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政府、廈門市臺商協會、集美區臺商聯誼會主辦,海峽導報社承辦,經過數月精心策劃與籌備。系列活動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杏林(集美)臺商投資區30周年影展、經典照片背后的故事,以及兩岸記者行。
其中,影展從收集到的近千幅相關歷史照片中挑選出100多張經典歷史瞬間,構筑一條“時光長廊”,讓廣大觀眾重溫投資區三十年來的光榮歲月;在收集、整理照片過程中,導報記者與集美區港澳臺辦公室工作人員還邀約一些經典歷史瞬間的見證者,如來明工業(廈門)有限公司董事長、廈門市臺商協會榮譽會長吳進忠,廈門富全鋼鐵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詹淑芳等十余位登陸廈門、扎根集美、創業就業的老中青三代臺胞代表,通過《海峽導報》7個版的連續報道,深入挖掘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展示臺商臺企在集美的發展故事,以及各級政府部門對于他們投資興業的大力支持;兩岸記者行,共有來自新華社、中新社、福建日報,以及民眾日報、臺灣導報等兩岸媒體20位記者參與,參訪包括臺企、青創基地、中國廈門集美研學總部等十多處有代表性的地點,讓兩岸記者真切感受到臺商臺企與投資區之間的互相見證,共同發展。
自征集照片開始,本次活動就得到社會各界積極響應?;顒优e辦過程中,包括中新網、中央人民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日報、海峽之聲、海峽衛視,以及民眾日報等兩岸媒體,都給予了全程關注與報道,全媒體平臺上刊發數十篇報道,兩岸總計覆蓋量達700多萬人次。
6電競大賽
兩岸青年交流新平臺
作為最具青春活力的產業,電競也深受時下兩岸學子們的喜愛,并成為兩岸青年交流的重要方式。
今年6月7日-9日,由海峽導報社、臺灣聯合報系聯合承辦的2019首屆福建省海峽兩岸電子競技大賽(以下簡稱“兩岸電競大賽”)在鷺島火爆登場。
此次比賽強手如林,臺灣正修科技大學隊是島內“英雄聯盟”數一數二的強隊,在臺灣和兩岸賽事上屢獲佳績,賽前剛在島內“校際杯”大賽中榮獲冠軍。東吳大學的選手是來自校電競社團,實力同樣不俗,曾組隊到福州、蘇州參加電競比賽。
經過激烈對決,正修科大隊最終擊敗東吳大學隊,獲得兩岸電競大賽的冠軍。同時,福建省大學生電子競技大賽(FUEG)落幕,廈門理工大學隊奪冠。
接下來,福建冠軍廈門理工大學隊和臺灣冠軍正修科大隊進行一場交流賽。閩臺高校電競隊巔峰對決,也吸引了廈門市民的關注,現場座無虛席。結果主場作戰的廈門理工大學隊擊敗對手,取得勝利。
此外,兩岸“熱血青年”還重新組隊,舉行一場混合賽,每組既有大陸選手也有臺灣選手,這種模式讓兩岸青年有更深入交流的機會。
除了有電競場上的劍拔弩張,兩岸選手也到鷺島的街頭巷尾來一場小旅行。這些初來乍到的臺灣青年,對大陸、對廈門還不熟悉,通過這個行程,不僅加深友誼,對大陸的發展現狀也有初步了解。
原來跟臺灣一樣,廈門也有騎樓,也有姜母鴨,也講閩南語,臺灣選手們對兩岸一家親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上一篇:西高新的寶藏公園.
下一篇:2023年湖南國際文化旅游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