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2023年5月10日是第七個中國品牌日,活動主題為“中國品牌,世界共享;品牌新力量,品質新生活”。與此同時,大眾報業集團推出“品牌強省·大眾傳播工程”,旨在挖掘報道優質山東品牌,放大山東省區域公共品牌效應,把山東的質量優勢轉變為品牌優勢,進一步助推山東品牌經濟高質量發展。
把“家鄉特色”轉化為“城市名片”,當前,公共區域品牌已成為體現一個地區經濟活力的重要象征。如何高質量打造區域品牌?山東在探索中又形成了怎樣的好經驗、好辦法?
服務區品牌建設“一抹亮色”
2021年9月23日,禹城市“禹種不同”農產品正式進駐山東高速服務區。“禹種不同”是禹城市的農產品區域品牌,于2020年正式對外發布。“禹種不同”以“種子、葉子、禹王像”作為品牌標志,寓意“大禹神品、出于息壤”,展現出禹城特有的大禹文化,是推動區域農產品品牌建設,讓更多的禹城農產品走出禹城、走進千家萬戶的重要舉措。
“以‘品牌化、平臺化、產業化、數智化’發展戰略為指引,在禹城服務區建設中,山東高速與禹城市政府充分聯動,利用禹城服務區平臺優勢,把功能糖產品、大通手紡空心面、麥香園大饅頭、鴻興源調味品等禹城市特色農副產品引進禹城服務區,將禹城服務區打造成‘禹種不同’特色品牌‘城市展廳’,實現平臺化、產業化創新。”5月9日,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市場開發中心主任徐輝給經濟導報記者介紹,通過禹城服務區與當地文化資源深度融合,全面打造“大禹文化”主題服務區。
經濟導報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剛剛結束的“五一”小長假期間,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公司所轄150余對服務區共服務車輛約496.81萬輛,同比上漲476.38%;接待司乘人員約1531.36萬人次,同比上漲735.22%。
龐大的流量和需求加速了服務區品牌建設和運營發展。近年來,山東高速公路服務區品牌建設緊跟時代發展,逐步探索和孕育著服務區特有的品牌發展之路。據介紹,山東高速公路服務區創建自主品牌“齊魯印象”,拓展了全球購、溫室花房等新業態,擇優引進各類特色鮮明和美譽度較高的社會知名品牌,更好地滿足了人們對公路出行的美好向往。
除此之外,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高質量實施“山東手造”進服務區工程,讓人們近距離感受手造魅力。目前,已按照“統一形象、統一設計、統一品牌”模式,打造了5對“山東手造”服務區旗艦示范點、17對推廣示范點,建成了覆蓋全省的常態化、高水平展示交流平臺。示范點遵循“沉浸式、重體驗、易推廣”理念,匯聚了山東“燒制鍛造類、織造印染類、雕刻工藝類、文房四寶類、美術繪制類”5大類600余種知名手造產品讓服務區形成品牌,把特色產品和文化通過服務區這一平臺推向全省、全國,助力山東高速服務區高質量發展。
做大增量“蛋糕”
依托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坐擁4座全球燈塔工廠的海爾,新近創下大功率SOFC熱電聯產系統效率全球最高紀錄的濰柴,再如聚氨酯行業龍頭、全球少數掌握了MDI自主技術的萬華化學……在“好品山東”首批名單中,工業類目占據了“半壁江山”,涵蓋家用電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產品、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其中不乏有一些享譽全球的品牌、領先世界的科技。
“‘創新’已經成為山東打造‘好品’的靈魂和底氣。‘好品山東’遴選標準將科技創新作為重要的一項評價指標,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行業遴選出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自主創新能力強、研發投入高、市場占有率高的企業。”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好品山東”讓行業“排頭兵”走在前面,有利于充分發揮示范效應,為“好品山東”金字招牌的打造升級開好頭、奠好基。
經濟導報記者獲悉,2022年評選出的首批“好品山東”品牌從中國質量獎、山東省省長質量獎企業和新舊動能轉換重點產業,從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老字號、地理標志等存量品牌中遴選產生,可以說是“優中選優”,把握好一條做優存量、做強增量的主線,力求把山東好品的質量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
“山東省是品牌大省,但品牌分散在各部門各系統,沒有形成聚合效應。做優存量,就應讓真正的‘好品’發揮帶頭作用,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5月8日,齊魯商標事務所創始人、商標注冊及管理資深專家孫欣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介紹,打造“好品山東”區域公共品牌,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傳統品牌“散、亂、小”“單打獨斗”的局面,給市場主體和廣大消費者形成一個清晰、明確的關于山東區域公共品牌的認知,對于樹立山東省自主品牌形象,放大山東省區域公共品牌效應,把山東省的質量優勢轉變為品牌優勢,做大增量有絕對的價值。
縣域品牌發展恰逢其時
阿膠、黑蒜、果蔬、面粉、零食、蜂蜜、櫻桃、預制菜……3月以來,山東省巨野縣“好鄉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推介如火如荼地進行。巨野縣立足本地農業資源優勢,深入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走出了一條具有巨野特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之路。依據“好鄉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體系的規劃,巨野將加快構建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并持續培育更多龍頭企業,帶動農民致富,加快實現產業振興。
經濟導報記者細數山東縣域的公共品牌發現,山東省第一家縣域層面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惠民原耕”由惠民縣推出,以“惠民原耕”專賣店、商超、冷鏈物流、智能物流為主線點,打造孫子故里的安心農品;高唐縣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禮遇高唐”,依托高唐糧油、錦鯉等優勢特色主導產業打造,讓品牌帶動一方產業,富裕一方經濟。
3月,山東公共品牌網絡傳播影響力排行榜前十的分別是:好客山東、好品山東、章丘鐵鍋、平陰玫瑰、山東手造、日照綠茶、濰坊風箏、煙臺蘋果、萊陽梨、菏澤牡丹,其中排名上漲最多的是平陰玫瑰,提升6名。
“此前,‘平陰玫瑰’公共品牌在山東省區域公共品牌網絡傳播影響力排名中一直蟬聯第一名。數字化賦能后,‘平陰玫瑰’的品牌認知度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已達到30.28億元,比4年前增長了18.4%,實現了平陰玫瑰在云端吐露芬芳。”平陰玫瑰產業中心主任劉勇表示,平陰縣政府與浪潮云洲合作,以當地最大的玫瑰加工企業山東華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示范企業,進行產線數字化改造。
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各地圍繞區域優勢特色產業,打造競爭力強、美譽度高的區域品牌,加強地理標志的品牌培育和展示推廣,提升區域品牌影響力和產品附加值”。《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明確,到2035年,質量和品牌綜合實力達到更高水平。當前,中國經濟企穩回升開局良好,市場活力增強,消費拉動作用明顯,交流區域品牌建設經驗、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可謂恰逢其時。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質量發展處處長劉運富介紹,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品牌工作,先后出臺了《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關于共建共享“好品山東”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去年首批223家“好品山東”品牌公布后,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廣受消費者一致好評,標志著山東省品牌建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孫欣指出,區域公共品牌體系建設和價值的積累,首要問題是法律保護為基礎,其次是區域品牌標準制定。在這兩點確實夯實的基礎上,要加大力度推廣宣傳打造,激發市場主體創建品牌的內生動力,營造共建共享的品牌生態環境,并在后期做好維權保護。
下一篇:奧運冠軍汪順被畫進了9米長的畫卷,奉化這場亞運活動盡顯國際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