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正式發布《2023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這是該榜單連續第8年發布。西安今年再度上榜,在15個新一線城市中排名第六位。
連續8年蟬聯“新一線”,北方居首
《2023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通過近200個品牌、17家互聯網公司和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圍繞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一級維度來評估337座地級及以上城市。
2023年這份榜單里的15座新一線城市依次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蘇州、西安、南京、長沙、天津、鄭州、東莞、青島、昆明、寧波、合肥。
西安城墻 攝影?悅西安
與上一年相比,昆明回歸新一線,而佛山則跌出新一線城市行列。重慶、武漢、蘇州、長沙、南京、青島排名有所上升、杭州、西安排名略有下降。
15座新一線城市中北方城市僅拿下4張坐席,其余11座均為南方城市,西安位居北方城市第一位。
縱觀新一線城市榜單發布8年以來,西安一直穩居新一線城市行列。最低時曾排名全國第12位,新一線城市第8位,最高曾連續兩年位居全國第8,新一線城市第4位。
五大維度評估,西安均有不俗表現
商業資源聚集度丨排名第10
商業資源集聚度分別由大品牌青睞度、城市商圈實力和基礎商業能級三個二級指標組成。
具體的三級指標分別由品牌門店指數、入駐品牌數量、品牌門店增長數數、核心商圈實力、商圈日均客流餐飲門店數量、超市便利店數量等10個組成。
統計數據顯示,西安目前擁有特色商業街區及步行街80條、130余個業態豐富的商業綜合體、8個奧特萊斯。其中,奧特萊斯數量居副省級城市第一位。
近年來,西安加快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步伐,致力于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級商圈。多個商業首店先后落地,商業氛圍與活力持續處于火熱狀態。
電視塔商圈 攝影?悅西安
特別是太古小雁塔項目、華潤國際文化商業中心、宜家薈聚、銀泰中心等項目的先后落地為西安的商業活躍度提升增加了嶄新砝碼。未來幾年內,這些重量級商業旗艦將先后揭幕,相信西安的該項指標將有望顯著提升。
城市樞紐性丨排名第6
城市樞紐性由城際交通基礎設施、交通聯系度、物流通達度、商業資源區域中心度指數構成。
具體指標涵蓋高鐵站能級、高鐵可直達城市數量、機場能級、民航可直達城市數量、國際航點數量、經過國家級高速公路條數等等15個三級指標。
城市樞紐性一直以來都是西安排名最高的維度。作為國家中心城市與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西安擁有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國前十的4F級國際機場、亞洲站場規模最大的高鐵站,交通樞紐能級可謂“直接拉滿”。地處中國大陸中心的地理優勢,使得西安在民航直達超市數量、高鐵直達城市數量、高速路數量方面同樣具有優勢。
西安東站效果圖
2022年,《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十四五”實施方案》《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先后獲國家批復實施,西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步伐加快,西安東站及西延、西十、西康三條高速鐵路全面開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建設如火如荼,“綠巨人”動集動車組通達全省....
修繕一新的西安站 攝影?悅西安
誠然,西安在國際航點數量、城際交通班次來往密度、貨運量指數等指標上仍有增長空間。但可喜的是,中歐班列長安號三項指標長期位居全國第一;中亞峰會前夕開通中亞五國6條航線,是目前國內唯一覆蓋中亞五國航線的城市;都市圈軌道交通即將上線...未來5年,城市樞紐性作為西安的“木桶長板”必將穩步提升。
城市人活躍度丨排名第13
城市人活躍度指數,衡量的是一座城市消費、社交和夜間三個維度的活躍情況。
具體包括外賣、網購、海淘活躍度;淘寶直播與抖音互動指數、夜間出行活躍度、酒吧及live house數量,夜場電影活躍度、夜間燈光強度、公共交通夜間活躍度等。
近年來,西安圍繞造節造景、文化破圈、首店經濟、活力夜經濟等方面,重塑著全新的消費場景。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同時,城市也實現了高質量發展。
大唐不夜城 攝影?悅西安
作為著名的大學之城,西安擁有千萬人口的城市規模,其中百萬體量的在校大學生、研究生等年輕群體是外賣、網購、抖音、淘寶活躍的基礎保障。
而作為國內“夜間經濟”的標桿城市,從大唐不夜城“盛唐密盒”、長安十二時辰街區的“出圈”到易俗社文化街區、聽南門說的持續火爆,以上種種足以證明,西安的夜間城市活躍度毋庸置疑。
生活方式多樣性丨排名第9
生活方式多樣性主要測量出門新鮮度、消費多樣性和休閑豐富度。具體指標涵蓋餐飲豐富性;博物館、書店、咖啡館、電影院、演出劇場數量;旅游熱度、抖音短視頻平臺活躍度、圖書銷售額等等。
近年來,西安加快培育“三都四城”城市品牌。加快建設彰顯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之都”,引領潮流風尚的“時尚購物之都”,傳古承今的“國際美食之都”,逐步建成面向“一帶一路”的“國際旅游名城”“國際教育名城”“國際會展名城”和“世界賽事名城”,市民生活方式更加豐富。
未來可塑性丨排名第10
未來可塑性通過創新氛圍、人才吸引、消費潛力和城市規模與增長評價城市發展潛力。
具體指標包括優質本土公司數量、戰略新興產業指數、畢業生留存率、本科高校生源質量、GDP及其增長率、七普人口增長率,外來人口數量等。
2022年,西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486.51億元,持續躋身24座萬億之城。今年一季度,西安市經濟增長再度實現“開門紅”,增速領跑萬億城市,位居全國第一。
此外,2022年西安市戰略新興產業持續發力,新能源汽車產量101.52萬輛,超過上海躋身全國第一,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產業布局最全面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近年來,西安人口吸引力持續提升。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數據表明,西安市常住人口總量達1295.3萬人,人口規模位列全國主要城市第八位。相比于2010年全國六普,過去10年間,西安市常住人口增加約448萬人,增長率高達52.9%,僅次于深圳,位列全國第二位。
截至2022年底,西安擁有各類人才資源總量達到356.09萬人。在“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排名中,西安位居全國第五位。
此外,榜單還對全國337座城市(含4座地級市,15座副省級城市)進行劃分。陜西省擁有新一線城市1座,三線城市2座,四線城市3座,五線城市3座。
如何理性看待“新一線”?
所謂“一線城市”是指在政治、經濟、社會活動中處于重要地位且具有全國性的主導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都市, 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4座城市, 對此無論是學界還是社會公眾均已有共識;但是對于二線城市, 學術界和社會輿論層面目前均無統一嚴格的界定。
南京天際線 攝影?悅西安
這就為“新一線”概念的誕生創造了空間。“新一線”的稱呼在近十年來逐漸流行起來,指的是那些目前尚達不到一線城市水準,但同時又具備良好發展前景的城市。
盡管該榜單的權威性與評估指標的科學性在近年來面臨了一些爭議,但是,該榜單的媒體曝光率與網絡影響力在同類型城市排名榜單中,仍然可謂一騎絕塵。
鐘樓 攝影?悅西安
當然,不同的榜單有其自身建構的一套評估指標,指標權重不同,排名結果就可能大相徑庭。另外,城市是復雜的社會集合,依靠再多的量化指標都難以涵蓋城市生活的豐富性,也無法清晰描繪排名背后的社會多元因素。因此,類似的榜單可以參考,但不必盲信。
畢竟,城市發展并不是指標的競賽,而是以人為尺度,重視作為社會主體的“人”在城市生活中的感受與評價。
綜合自新一線城市研究所&西安發布
不代表本平臺觀點與立場
下一篇:玩轉京津冀(31)| 暑期旅行專列即將啟程,帶你打卡天津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