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叢萍 畢勝 濟南報道
5月13日,雪野湖公共外交論壇發布了《山東公共外交發展報告》,該報告由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公共外交研究院編寫,全面總結了全省外事系統以高水平創新推動全省公共外交高質量發展的先進經驗做法,分析了山東省開展公共外交存在的現實問題并提出了有關對策建議,為進一步推動我省公共外交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學術指導。
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與公共外交的互構互融
根據報告,過去的一年里,山東不僅在經貿全面合作、青年人文交流、國際友城合作、世界文明對話以及疫情公共外交等不同的領域取得了豐碩的地方對外交往成果,而且積極服務元首外交和國家總體外交活動、服務國家總體發展戰略、爭取國家外交資源落地山東。
2022年以來,上合之珠國際博覽中心正式開館和山東自貿試驗區試點任務基本完成,淄博、日照、棗莊等9市先后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山東跨境電商綜試區實現16市全覆蓋,山東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步伐再提速。
自2019年以來的三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簽約外資項目277個,總投資超過360億美元;11場“山東與世界500強連線”活動,簽約重點外資項目204個,總投資155.2億美元,選擇山東、創業齊魯越來越成為海內外共識。
山東公共外交高質量發展的理念遵循
“大外事”發展戰略。2022年的山東地方公共外交工作在“大外事”理念的指導下,不斷豐富和拓展了地方對外交往的內涵和外延,推動了全省公共外交工作的協調發展,在經濟、文化、教育、衛生等多個領域全面合作的基礎上塑造出了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大外事”工作格局。
“國際化”開放視野。山東在參與國家的對外開放戰略,對接區域與國際合作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2022年,山東省通過不斷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拓展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地方經貿合作。同時,山東省各級地方政府建立的國際友城友好關系數量位列全國第二位,山東與各國的友城在文化、體育、教育、經貿、旅游等領域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交流與合作。
“地方性”服務定位。2022年,山東在服務元首外交和國家重大外事活動中成果豐碩,走在全國地方外事工作的“第一方陣”。2022年,山東積極推動落成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中國—加勒比發展中心兩個“國家級”平臺,積極打造了“攜手東盟”“非洲橋”“相約上合”“魯布有約”“拉美橋”等外事品牌,全年舉辦“云外事”活動879場,增進了與上述國家政府、民間社會的深度聯系。
“民間性”靈活思路。省委外辦籌備成立省級層面社會組織“走出去”聯盟,推動社會組織“走出去”開展交流合作。在涉外智庫建設方面,2022年山東新發展山東省外事研究與發展智庫14家,總數達39家,成立了山東省外事研究與發展智庫聯盟。
一大批具有山東特色的地方公共外交品牌多點發力
國際會議是地方公共外交活動的重要載體之一,2022年,省委外辦共審核國際會議79個,比2021年增長64.6%;其中,山東實際舉辦國際會議50個(另外10個會議因疫情原因未曾舉辦)。參會總人數28354人次,其中外賓5331人次。搭建各類優質平臺38個,包括尼山世界文明交流平臺、世界入海口城市伙伴計劃等9個高層次對外開放合作平臺。
借助公共外交這一重要的形式,山東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山東篇,向世界傳播和展示真實、立體和全面的山東。2022年,山東研究制定《全省外事系統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意見》,通過舉辦“感知山東”“視聽山東”“文化山東”等一系列活動,積極探索創新開展國際傳播的方法路徑和能力體系建設。
在公共外交中,山東培樹了一批青春力量。2022年山東成功舉辦國際青年交流大會,啟動了“山東省國際青少年交流年”,全省上下共策劃實施國際青少年交流活動233項;推出“全球青年伙伴計劃”,全省已與34個國家青年結好2065對。2022年,山東聚焦友好城市、組織、協會、人士“四個友好團體”,廣泛開展友好交往。全年共舉辦友城交流活動160多場,激活友城11對,強化友城118對,新建友城12對,全省國際友城達612對,分布全球93個國家,總量位居全國第二位。
上一篇:天津全運會吉祥物你喜歡嗎?
下一篇:湖南長沙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讓科技與文化擦出智能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