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8家A級旅游景區、47家影院、還有多家文化場館今天起,恢復開放啦!
假日尚有余額,這份賞玩指南了解一下!
8家A級旅游景區今起恢復開放昨天,我市部分景區恢復開放,重現往日熱鬧與生機。園林植物園、胡里山炮臺、園博苑、集美鰲園、天竺山森林公園、廈門老院子景區、大嶝小鎮·臺灣免稅公園等7家A級旅游景區嚴格做好“限量、預約、錯峰”恢復開放,迎來了不少市民游客。
國慶假期,園博苑海洋島,由紅、橙、黃三種顏色組成的6000平方米鳳尾雞冠花花海絢麗奪目。(記者 張奇輝 攝)
大家自覺遵守防疫要求,攜家帶口在美景中感受難得的假期休閑時刻。戴口罩、驗碼、測溫、一米線、消毒、通風……記者在胡里山炮臺、園林植物園等景區看到,景區都按要求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為出入口、衛生間等部位增配洗手液、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并加派工作人員,督促游客規范佩戴口罩。
記者從市文旅局獲悉,今天起,我市擬繼續恢復開放8家A級旅游景區,分別為:鼓浪嶼景區、雙龍潭生態運動景區、誠毅科技探索中心、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日月谷溫泉主題公園、奧林匹克博物館、惠和石文化園、凌云玉石博物館。
鼓浪嶼景區(廈門日報記者 黃嶸 攝)
恢復開放的景區將遵守相關要求,接待游客量按戶外景區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75%、非戶外景區和景區室內場所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50%執行,提前線上預約、分時段錯峰入園,采取互聯網售票、二維碼驗票等方式有效減少人員接觸,保持交通、購票、游覽、休息、餐飲等場所人員間距。
市文旅部門在指導相關A級景區認真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預約旅游等宣傳引導,持續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切實把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各項工作落實到位的同時,還將會同應急、公安、衛健、市政園林等部門加強檢查指導,鼓勵景區積極利用大數據和智慧手段,做好游客信息動態監測,確保景區安全、平穩、有序開放。
【提醒】提前預約 實名入場我市文旅部門提醒市民游客,疫情尚未完全結束,還是要關注疫情動態,合理安排出行。為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出游期間要嚴格遵守各場所疫情防控規定,勤洗手,戴口罩,嚴防嚴控,做好自身防護。
需要注意的是,市民游客到景區參觀游玩需要“提前預約,實名入場”。在市文旅局指導下,廈門旅游集散服務中心對開放景區進行預約系統優化升級,大家可關注“廈門旅游集散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想預約免費景區,點擊公眾號菜單欄“景區預約→免費景區預約”即可預約;收費景區則點擊公眾號菜單欄“旅游預訂→門票預訂”即可預訂相關景區。截至5日20時,各相關A級景區仍有充足門票可供預約。
今日,我市47家影院在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恢復開放。重新走進影院的廈門人,趕上了這個佳片云集的國慶檔。廈門影迷的觀影熱情從影院預售情況就可見一斑——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昨日18時,全國影院6日預售票房排行前10的影院中,有8家廈門影院。
采用無接觸方式售票 觀影時須全程戴口罩
記者從廈門市電影局了解到,我市共有57家電影院,47家符合現階段開放標準。市電影局第一時間指導符合開放條件的影院在加強員工健康監測、強化場所防控措施、做好觀眾防疫管理、加強影院防疫宣傳、做好影院安全管理等方面再檢查再落實。市電影局要求各影院加強清潔消毒,保持良好通風,配齊防護用品,對影廳、大堂、衛生間等公共區域,售取票機、商品售貨區等重點區域,座椅、3D眼鏡等觀眾直接接觸物品嚴格落實消毒頻次要求;在觀眾管理上,要求影院嚴格落實觀影預約限流、測溫驗碼、佩戴口罩等防控要求,同一時間段接待人數應控制在最大承載量的50%以內,全部采取無接觸方式售票,觀影期間全程佩戴口罩,放映期間不得飲食。
“能夠恢復開放我們非常開心,影城會全力以赴為觀眾提供安全的觀影環境。”廈門萬象影城負責人莊珠玲告訴記者,接到能復工消息后,已安排員工清潔,并請來專業消殺團隊進行防疫專項消殺。恢復營業后,影院還會在每場放映后進行消殺。目前,影城已在售票系統進行售票數不超過座位數50%的設置。
廈門萬象影城進行防疫專項消殺。(廈門萬象影城 供圖)
《長津湖》預售票房第一 《峰爆》等佳片也將上映
從排片及預售情況看,抗美援朝題材的主旋律大片《長津湖》無疑是廈門人最期待的國慶檔影片。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昨日18時,廈門6日已有電影排片1608場,其中《長津湖》1095場,占總場次數的68%,排在第二位的是《我和我的父輩》,排片354場。同一時間,廈門6日影片預售票房233.57萬,其中《長津湖》212.55萬,占比90.9%。
“開放預售以來,《長津湖》的預售票房就一直走高,因為每場觀眾不超過座位數50%,為保障觀影需求,我們也一直在加場,《長津湖》占了影院總場次的80%。”莊珠玲說,接下去也會增加《我和我的父輩》等其他影片的場次,包括放映《峰爆》等中秋期間上映的佳片。
多家文化場館開放今起,廈門市圖書館、市文化館、市博物館、市少兒圖書館等多家公共文化場館恢復開放,各場館均執行限流預約進館。記者從市文旅局了解到,除查驗健康碼、測量體溫等措施外,各場館還結合自身特點對開放時間、開放區域、服務內容等進行了嚴格規定。各館均設有綠色通道接待老年群體等特殊觀眾。詳細預約方式、入館要求等可在各館官方微信查詢。
市圖書館
文化藝術中心館區、集美新城館區、中山圖書館(鼓浪嶼分館)、杏林分館、馬巷分館、后溪分館、集美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分館、五通分館,以及汽車圖書館、街區自助圖書館6日恢復開館,灌口分館9日、殿前街道分館16日恢復開館。讀者入館需預約,其中市文化藝術中心館區及集美新城館區每日預約限額分別為2000人和3500人。
市文化館
6日起恢復開放美術展廳及非遺展廳,現階段暫停團體入館,僅開放個人線上預約觀展,進館人員控制在預約進館人數的50%,進館總人數超過300人,將進行分流勸導。
市博物館
6日起恢復開放,開放場館包括體育路主館、鄭成功紀念館、廈門破獄斗爭舊址、陳公祠、陳勝元故居。館內暫不提供講解,不接待團體觀展。各館均需預約,其中體育路主館每日限定接待量400人,上下午各200人。
市少年兒童圖書館
6日起恢復兩個主要場館(即中山公園館及文灶館)所有主要閱覽室的日常開放,每日預約限額各400名。
您打算怎么安排?出游別忘了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不扎堆!
(廈門日報記者: 郭睿 吳君寧 通訊員 彭軍 張琦)
上一篇:廈門又一家“鷺品”主題形象店上線
下一篇:長壽:推動“一號工程”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