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加強疫情的精準防控,一切從實際出發,同時也要引導更多的消費,逐步復蘇,逐步啟動我們的國內市場,做到防疫與旅游的消費增長兩不誤。”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秦定波表示,重慶正在通過新的標準、新的業態迎接旅游復蘇,同時,通過區域協同發展,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將武陵山區打造為全國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7月22日至2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民用航空局、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2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CITM)在云南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作為亞洲地區最大的專業旅游交易會,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得到海內外旅游業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據悉,本屆交易會展覽面積約70000平方米(約2500個標準展位),海外參展、參會國家及地區線上線下預計70多個,國內參展省(市、自治區)31個,參展文旅機構、企業200多個。展會期間,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秦定波分享了重慶文旅發展的最新動態。
采訪問答
問:此次參與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重慶帶來哪些特色文旅資源?
秦定波:這次參加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重慶來了60多家企業,主要展示重慶大都市、大三峽、大武陵的新產品、新業態。比如大三峽,我們開發了很多三峽庫區的、三峽腹地的一些旅游產品,包括高山度假、高山康養產品,還有一些研學產品、露營基地等。大武陵區域由湖北、湖南、貴州、重慶四個省市協同發展、協同開發,這個區域有土家族、苗族這些最具民族風情、最具神秘感、最具原生態的新產品。第三就是大都市旅游產品,我們在原來的產品上提檔升級,比如說長嘉匯、兩江夜游,再就是我們的洪崖洞、磁器口的產品升級。當下,我們的產品也更加注重健康、注重安全,安全標準、健康標準和以前都不一樣。
問:今年暑期市場迎來了旅游復蘇的小高潮,重慶的表現如何?
秦定波:非常好,名副其實的“游客如織”。預計恢復至2019年的85%,甚至是90%,非常火,很多地方都排著長隊,一派復蘇的景象。我們要加強疫情的精準防控,一切從實際出發,同時也要引導更多的消費,逐步復蘇,逐步啟動我們的國內市場,做到防疫與旅游的消費增長兩不誤。我們也在一邊迎來我們預期的政策好轉,迎來我們旅游業的復蘇,一邊要做好“內功”,也就是說努力打造重慶旅游的升級版,新的標準、新的業態,來迎接旅游復蘇。
問:接下來,重慶文旅將圍繞哪些重點工作開展?
秦定波:第一個重點就是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這是黨中央的重大部署。這主要就是重慶和四川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深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協同發展、聯動發展。在這方面,我們已建立了良好的協同發展機制。我們和四川每個月有一個聯系機制,每一周有個工作進度推動情況的簡報。此外,要引導我們兩地市場的主體參與到旅游項目的開發建設當中,共同打造一線的產品,共同宣傳推廣,共同來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第二個區域聯合的重點,就是我們武陵山區,包括重慶、貴州、湖南、湖北四個省市,71個區縣市,這個區域達到11萬平方公里。這么大一個區域,并且這個區域又是最具原生態、最具民族風情、最具神秘感的,旅游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但是長期以來,我們行政區劃體制的障礙比較明顯,相鄰區縣產品同質化非常嚴重,沒有形成協同聯動發展,沒有共享市場。去年,我們發起成立了武陵山文旅發展聯盟,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來擔任聯盟理事長,讓我們四個省市的政府旅游部門、旅游企業加入到聯盟里面來。實際上,就是按照一定的規則,我們來跨區域地來配置要素,來整合資源,從而讓我們整個區域的產品更加具有品質、規模更大、結構更佳、品質更好,真正實現一個聯動發展、一體化發展,真正把我們武陵山打造成全國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應該說我們已經有了很好的起步。我們專門成立了重慶武陵文旅融合發展有限公司,政府拿出2個億作為注冊資本金,提供了5000平方米的武陵山旅游的展示交易咨詢的空間,免費提供給湖南、湖北、貴州的旅游企業,都到這個地方來進行展示、交易,這也是一個永不落幕的武陵山旅游博覽會、展覽會。
上一篇:這里有個“雙碳”主題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