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勞務品牌與企業簽約儀式。大足融媒體中心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梁浩楠)一塊塊笨重的石頭,經過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變成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造型;一個個面團在大廚的手中,換上土豆“面具”,以假亂真,展現匠心技藝……
2月20日,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中央電視臺共同發起的“千行百品就業行”云推介活動暨勞務促就業云簽約儀式重慶站在大足舉行。“大足雕客”“云陽面工”“山城玻璃工”等重慶特色勞務品牌齊聚大足石刻寶頂山,面向全國觀眾推廣品牌創業成果,展示勞務品牌魅力。
石雕匠人現場進行雕刻展示。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梁浩楠 攝
21個勞務品牌簽約金額超2.8億元
將帶動5.6萬余人就業
當天,21個重慶市特色勞務品牌參與集中授牌;21個品牌建設單位與合作機構代表現場簽約,將在勞務技能培訓、人才培養及輸出等方面進行合作,簽約金額超2.8億元,預計將帶動5.6萬余人就業。
其中,南岸區勞務品牌“江南巧姐”與重慶市南岸區金洲老年養護院“牽手”,渝北區的“渝派裁縫”“渝味鄉廚”分別與重慶尚上服飾有限公司、重慶灶東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簽約。
“此次簽約的21個勞務品牌,來自重慶多個區縣,擁有較高的辨識度和美譽度,集中在手工藝制造、家政服務、餐飲等行業。”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圍繞建強品牌、促進就業、服務產業等方面精準發力,推動就業創業、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培育人才、興旺產業
勞務品牌助力高質量發展
帶旺產業,促進就業,這些簽約的勞務品牌底氣何在?
大足石雕匠人楊家盛,自幼跟從父親學藝,在幾年前的一個大足石雕石刻工藝培訓班上,結識了一幫志同道合的青年石雕匠人,通過抱團創業,獨立承接雕刻工程項目,引進數控雕刻設備,于2020年入駐大足石刻文創園經營,年產值一度達到約500萬元。
“我從事石雕工作已有40多年,現在‘大足雕客’勞務品牌開始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接下來,我將繼續努力把這項技藝傳承給更多年輕人,讓更多人愛上大足石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大足石雕第十五代傳人、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劉能風對簽約之后品牌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大足石刻文創園服務中心副主任段勇表示,本次簽約后,將緊緊圍繞川渝兩地雕刻工匠培育、創客企業孵化展開,將川渝兩地的雕刻企業和從業者集中在大足石刻文創園、川渝雕刻共享產業園,進一步提升川渝兩地雕刻人員的實力。
“大足雕客”,只是重慶勞務品牌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個小小縮影。
在帶動就業方面,“山城玻璃工”打造鮮明地域特色,在合川清平聚集玻璃生產及配套企業76家,帶動就業7.6萬人,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就業人數超20萬人。
在勞務輸出方面,云陽面工生產的鮮濕面產品在全國的鮮濕面市場約占70%,千萬元規模以上的加工企業有20多家,年工業產值500多億元,年純利潤100多億元,年工業增加值200億元以上。
石雕作品。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梁浩楠 攝
重慶已培育勞務品牌126個
年均經濟效益約1700億元
近年來,接連不斷的政策舉措等也在助力勞務品牌發展。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將培育勞務品牌作為穩定和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規模的重要手段,納入國家規劃高位推進。
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在促進勞動力轉移就業過程中,培育打造了一批具有重慶特色的勞務品牌,對發展勞務經濟、增加勞動者收入、提高就業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勞務品牌126個,從業規模超240萬人,年均經濟效益約1700億元。
接下來,重慶將推動勞務品牌建設服務全市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勞務品牌創建行動,充分發揮特色勞務品牌帶動就業創業、鞏固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作用,不斷擴大勞務品牌促就業助增收的影響力。
(本文來自新重慶客戶端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上一篇:西安博物院開發文創產品37類240余種 智能票務系統方便千萬
下一篇:通告!山東省體育中心籃球及足球主題公園最新開放時段及收費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