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殷殷囑托,引領航向。三年來,湖南認真貫徹落實“三個著力”精神,三湘大地譜寫新篇章。
又是一年全國兩會時。華聲在線推出“‘著力’看‘三’湘”系列報道,從人大代表履職、農業無人機研發、農村婦女“兩癌”篩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文創產業發展、教育改革等角度,觀察、記錄“三個著力”的湖南答卷。
華聲在線3月10日訊(記者 盧小偉)一尺見長、半寸余厚的水晶鎮紙里,嵌著一只惟妙惟肖的螳螂:雙臂張開、雙腳撐起,仿佛下一秒就要跳出水晶去捕食。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竟是湘繡繡娘一針一線繡成的。
在位于湖南師范大學桃子湖文創產業園的中國湘繡創意館里,包括這只“螳螂”在內的水晶湘繡系列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創意、設計元素的加入,讓“高冷”的湘繡轉化成文創產品,走進尋常百姓家。
從文化資源到文創產品,再到文創產業,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勢,文創產業正成為湖湘大地的一座“富礦”,為高質量發展賦予新動能。
湘繡愛好者在中國湘繡創意館里體驗湘繡刺繡
設計師遇見湘繡,跨界碰撞
陰雨天的早晨,中國湘繡創意館里流淌著柔和的燈光和音樂。簡潔素雅的展臺上,擺放著一件件湘繡文創產品:玲瓏剔透的水晶系列、小巧便攜的配飾系列、繡著愛晚亭、橘子洲頭等風景的禮品系列,還有掛件、服飾、鞋包……
雖然還是工作日,仍不時有人走進館里,或信步觀看,或直奔某個展臺,挑選中意的產品,下單,結賬,然后滿意離開。
“我們這里的產品,無論是設計還是價格,都比較受大眾、尤其是年輕人喜愛?!薄梆^長”孫舜堯拿起一件產品告訴記者。
身為湖南師范大學工程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孫舜堯的本業是平面設計。教學之余,他長期從事品牌設計與推廣實踐,有徐記海鮮、長沙地鐵等品牌設計代表作,在設計師圈內小有名氣。
設計師跨界“玩”湘繡?這要從8年前說起。
2011年1月,開福區政府主導成立了湖南沙坪湘繡股份有限公司。當年3月,公司與湖南師范大學聯合組建了產學研合作平臺——“湘繡創新研發中心”。孫舜堯受邀為沙坪湘繡做產品規劃、設計和品牌推廣,擔當研發中心負責人,帶領湖師大師生團隊,開展湘繡創新研發。
這一跨界就是8年。8年中,孫舜堯把在品牌設計與推廣中積累的經驗,進行了移植再創新,研發出一系列讓人耳目一新的湘繡文創產品。
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影響帶動下,古老的湘繡肌體流入了一股股年輕的血液。
從設計入手,讓湘繡回歸生活
在很長一段時期,湘繡是陽春白雪的代名詞,一戶人家里若有一幅湘繡作品,那通常是高貴、富有的象征——一來湘繡工藝復雜,二來耗時久,價格昂貴便是情理之事。
因此和很多非遺項目一樣,很多年里,湘繡一直在努力逃出狹小封閉的發展循環。沙坪湘繡與湖師大的合作,初衷也在這里。
接手湘繡創新研發這項工作后,孫舜堯和他的團隊就著手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讓湘繡也增加“下里巴人”的一面?
“傳統從事湘繡行業的就兩種人,一種是繡娘、傳承人,一種是湘繡經營者,在城里面拿貨賣貨?!睂O舜堯分析說,要打破狹小封閉的圈子,就必須讓“外面的”人進來。而設計師這個“外面人”,正是傳統湘繡所需要的。
他決定從設計入手,從生活和當代藝術中探究湘繡傳承的更多可能性。
在材質上,孫舜堯選擇了水晶這一傳統湘繡幾無接觸的材料,“水晶具有無縫、防水、防潮、防輻射等特點,讓湘繡保存時間更久。而且外觀具有通透質感,可以使湘繡的展示更加單純突出?!?
經過兩年研究,他們在水晶湘繡的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獲得發明專利。2013年,第一件水晶湘繡作品《青花》誕生,因小巧精致、時尚個性,在市場上引發震動。2016年,在首屆湖南省文創設計大賽上,孫舜堯團隊的水晶湘繡鎮紙一路過關斬將,入圍三甲。2017年的深圳文博會上,水晶湘繡成為人氣最旺的展品。
“通過設計、材質、工藝創新,把湘繡之美融于繡理、畫理和產品設計之中?!睂O舜堯說。
孫舜堯給記者展示水晶湘繡產品
跨界8年,孫舜堯和他的團隊研發了服飾、家居、旅游三大產品系列。他們創立的“湘風云繡”品牌,成為引領湘繡年輕化、時尚化的一支生力軍。
回顧來時路,孫舜堯總結出一條非遺革新的路徑: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必須經過“融入”“改良”“創新”三種模式,“融入”即融入其他文化產品或手工藝產品,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跨界碰撞;“改良”即對原有產品進行提高與優化;“創新”即以傳統文化為土壤,培育“新”品類。
“送一程”式教學,遞交“接力棒”
任何非遺項目的傳承,是工藝,文化的傳承,歸根結底,都是“人”的傳承。沙坪湘繡與湖師大組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學”,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孫舜堯把雙方探索的教學模式,比喻為“送一程”式教學,“很多學校都只管學生在校的幾年,畢業就畢業了,我們不一樣,學生畢業后還可以留在平臺上繼續工作、創業,讀書畢業后,又送他一程。”
實際上,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貫穿于雙方產學研合作的始終——通過課題、項目培育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通過文創大賽篩選創新創業種子選手,再進一步孵化出成熟的創業項目、人才和團隊。
“他們的教學模式、團隊培養注重延續性,這是‘雙創’教育必不可少的?!焙煷蠊こ膛c設計學院副院長彭可評價道。
在中國湘繡創意館里負責市場推廣的肖瑛,就是“送一程”式教學的受益者。
肖瑛2008年進入湖師大工程與設計學院讀書。2011年湘繡創新研發中心成立時,她也是項目團隊中的一員。2012年本科畢業后,她繼續留在團隊里,參與了創新、創業的全過程。
肖瑛(右)給客戶介紹產品
從2015年起,肖瑛負責營銷推廣?!拔乙郧爸饕獏⑴c產品研發,對我們的產品很熟悉,能比較精準地把握客戶的需求,溝通之后,知道他們要什么。”在市場里摸爬滾打幾年,肖瑛身上的稚氣褪去不少。如今,只要客戶有意向,她“99%都可以拿定,有的當場就可以把方案拿出來”。
像肖瑛這樣畢業之后留下來的,在孫舜堯的創業團隊里還有很多。這些年輕的血液,讓湘繡煥發更持久的活力。非遺傳承與文創開發的“接力棒”,也順利完成了遞交。
正是千千萬萬個孫舜堯式的文創團隊,推動了湖南文創產業的發展。2017年,湖南文創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兩千億元。2018年,湖南又率先提出“文化創新體系”, 文創產業總產出五年內有望超萬億元,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上一篇:寧波制造走進拼多多雙11主會場,新電商助力寧波好貨走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