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臺州召開全市知識產權工作媒體見面會,通報全市知識產權工作情況,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市中級人民法院、臺州銀保監分局有關負責人分別答記者問。
今年以來,臺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推進知識產權全鏈條集成改革,走出了一條知識產權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子。臺州在全省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考核、省政府知識產權督查激勵、全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績效考核3大考中交出“全優”高分報表。
01
知識產權創新活力更加強勁
截至今年10月,全市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9.8件,有效注冊商標32.5萬件,地理標志商標33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1個。面向泵與電機產業建成省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累計開展產業規劃類專利導航項目14個,企業運營類專利導航項目64個,高價值專利組合培育項目25個。聚焦汽車、醫藥健康、智能縫制設備等“456”先進產業集群,建成產業知識產權聯盟12家。今年,全市新增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5家、優勢企業19家,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48家,獲第23屆中國專利獎7項,數量均創歷史新高。
02
知識產權運用價值加速實現
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持續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經驗被國家發改委發文推廣,落地全國首單銀行間市場知識產權信貸資產證券化項目,今年1-10月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235億元,惠及企業1015家,雙雙蟬聯全省第一。不斷拓寬知識產權保險服務范圍,開發知識產權執行險、被侵權損失險等保險險種,提供從產品開發到市場推廣全生命周期的風險保障,共辦理知識產權保險354筆,累計為企業提供保障6.1億元。知識產權區域實力持續增強,溫嶺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示范縣,椒江、路橋入選試點縣,椒江、黃巖、溫嶺入選首批浙江省專利開放許可試點,溫嶺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成效明顯獲浙江省政府督查激勵。
03
知識產權保護措施更加有力
開展知識產權執法專項行動,今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文旅、海關等行政部門共查辦知識產權案件478件,罰沒款1075萬元;全市法院一審結案民事知識產權案件2408件,一審服判息訴率96.77%。成功入選專利行政裁決簡案快辦省級試點,深入推進知識產權領域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試點,商品市場知識產權信用監管經驗做法被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文推廣。相繼獲批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臺州分中心、國家級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設立了臺州知識產權仲裁院,組建臺州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暢通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渠道。
04
地理標志助力共富更加明顯
大力推進地理標志富農集成改革,今年新核準證明商標3件,成功實現9個縣(市、區)地理標志全覆蓋;實施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通過“地理標志+文創+電商+旅游”的多元融合發展模式,有效推動農民增產增收,該項目獲臺州市“九富”最佳實踐案例一等獎;今年6月,全省地理標志保護和運用工作現場會在我市召開;椒江區獲批建設大陳黃魚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
05
知識產權服務環境不斷優化
形成了以“一港九站”為特色,以全領域受理、一站式服務、數字化支撐為路徑的臺州窗口經驗,獲批省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4個,省級知識產權公共信息服務網點2個,省級品牌指導服務站27家。建成臺州市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集成知識產權檢索、政府決策支撐、產業專題庫等14個功能模塊,實現知識產權獲權、用權、維權“一條龍”服務。
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聚焦“三高三新”現代化建設目標,加快打造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縱深推進知識產權全鏈條集成改革,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現場,發布人就新聞媒體關心的問題
一一作了解答。
問: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知識產權是激發創新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能否介紹一下臺州在知識產權支撐產業發展方面的相關做法?
向上滑動閱覽
花文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臺州民營經濟的發展基因。知識產權是創新發展的源頭活水,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近年來,臺州聚焦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斷完善知識產權賦能產業機制,全面激發創新活力。
一是實施專利導航工程。聚焦臺州“456”產業,布局建設專利導航服務基地,組織實施一批專利導航項目,運用專利、產業、市場等數據資源,全景式分析產業競爭格局、企業經營決策和技術創新方向,找準區域定位,明晰產業發展方向,為企業技術研發提供“最優路徑”,加快專利密集型產業發展。
二是加快高價值專利培育。實施規上工業企業發明專利全覆蓋三年行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通過座談交流、案例宣講等形式,著力提升企業特別是決策層的知識產權意識,激發企業創新內生動力。建立高層推動、多方會商的專利培育工作機制,對重點優勢產業前沿關鍵技術進行集中攻關,促進企業專利由少向多、由多向優轉變。
三是推進專利與標準融合發展。出臺《臺州市專利標準融合發展企業管理辦法》及《評定細則》,明確專利標準融合發展的管理方法及企業實現路徑;做強做優產業知識產權聯盟,推動上下游企業構建“協同開發、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合作發展新模式,通過聯盟內交叉許可等方式構建公共專利池,加速打通從技術研發、知識產權布局到標準化、產業化的實現路徑,助推區域產業創新發展。
問:今年臺州法院的知識產權管轄有了較大調整,請詳細介紹一下調整情況?
向上滑動閱覽
謝吉:今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案件管轄的若干規定》,根據該規定,我市法院的知識產權管轄從今年5月1日起有較大的調整,主要是:
臺州中院將管轄臺州轄區內標的額在500萬元以上的商標權、著作權、不正當競爭、技術合同糾紛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涉及國務院部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海關行政行為的行政案件;外觀設計專利的權屬、侵權糾紛以及涉馳名商標認定第一審民事、行政案件;轄區內基層法院審理的知識產權上訴案件。
椒江法院跨區域管轄椒江、黃巖、路橋三區標的額在500萬元以下的一般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案件。
天臺法院跨區域管轄天臺、仙居、三門三縣標的額在500萬元以下的一般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案件。
臨海、溫嶺、玉環管轄各自區域內標的額在500萬元以下的一般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案件。
此次管轄權調整是綜合考慮案件數量、區域布局、審判保障等因素作出的,不僅能夠進一步優化審判布局,還能為臺州中北部轄區內的各類社會主體及時、有效提供知識產權司法服務,最大程度實現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問:今年年初省市場監管局、浙江銀保監局、寧波銀保監局出臺《浙江知識產權保險創新試點改革方案》,將知識產權保險創新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請介紹下今年以來臺州知識產權保險的開展情況?
向上滑動閱覽
陳敏:在《浙江省知識產權保險創新試點改革方案》的指導下,我們聚焦提升知識產權保險產品全鏈條供給水平、強化關鍵領域的知識產權綜合保險創新、完善知識產權保險推進機制、強化知識產權保險服務支撐體系四方面任務,推動將保險機制全面融入知識產權治理體系。臺州在知識產權保險領域的主要成效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產品體系逐步完善。知識產權保險主要是通過發揮保險機制在知識產權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幫助破解知識產權“創造投入多、轉化風險大、維權成本高”等問題,助力知識產權價值實現。目前,臺州保險業已形成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三個環節風險全覆蓋的保險產品體系。比如在創造環節有專利申請費用補償保險;在運用環節有侵犯專利權責任保險;在保護環節,有專利執行保險,專利、商標、地理標志被侵權損失保險等,較好地滿足企業實際需求。
二是保障程度大幅提高。截至10月末,臺州保險業承保專利1726個,商標128個,為143個企業提供6.1億元保險保障,承保數量較去年實現飛速增長。此外,還創新地理標志被侵權損失保險,為三門青蟹、仙居楊梅、臨海西蘭花、玉環文旦等10件知名地理標志農產品提供200萬元的被侵權風險保障,推動地方特色農業發展。
三是企業對接更加精準。整合國家級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隱形冠軍、“雙尖雙領”攻關項目企業等清單,推動保險公司開展“千人萬企”走訪活動。針對科技企業的關鍵設備、工作人員、產品研發和知識產權等多個環節,通過不同責任的保險組合,滿足初創型、成長型、成熟型等不同階段企業創新發展的需求,為企業提供全流程、精準化的保險產品。
四是服務形式不斷豐富。指導保險機構主動作為,將保險機制嵌入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如結合知識產權日活動,進企入園開展知識產權保險宣導;入駐臺州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提供知識產權保險產品咨詢、風險管理、損失理算、法律咨詢等多元服務。
問: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兩個先行”的奮斗目標,省委啟動了地理標志富農集成改革,并列入共同富裕的重大改革任務。請問,臺州在地理標志助力共同富裕方面有哪些具體做法?
向上滑動閱覽
花文杰:今年以來,臺州深入推進地理標志富農集成改革,積極探索地理標志全方位保護、全產業鏈提升、全要素化保障的富農場景,走深走實臺州“九富”路徑,有力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我們的主要做法歸納為以下三方面:
一是開展項目化培育,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建立涵蓋20余個區域特色產品的地理標志培育梯隊,形成地理標志、農產品公共品牌、企業品牌“三位一體”的品牌運作體系,有效提升地理標志產品附加值。據統計,地理標志注冊后產品價格平均提高20%以上。
二是推進標準化生產,提升農民增收能力。堅持標準引領,在地理標志產品的種植養殖、生產加工、經營管理等領域制定配套標準,推動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化,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強質量管控,實施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溯源管理,落實地理標志權利人、專用標志使用人主體責任,嚴格控制地理標志獨特品質。全市共有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企業163家,地標鏈上鏈企業102家。
三是實現品牌化經營,延伸農民增收鏈條。發揮自然稟賦資源優勢,挖掘地理標志“背后故事”,提升地理標志品牌價值和影響力。相繼建成地理標志展館9個,開展地標直播帶貨、現場采摘等活動,舉辦地標文化節、攝影大賽、兒童繪畫比賽,宣傳地理標志文化,促進地理標志與鄉村特色產業深度融合。
問:日前,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浙江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能否介紹一下條例有哪些特色制度安排?
向上滑動閱覽
花文杰:9月29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浙江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條例》是我省知識產權領域第一部綜合性地方法規,將于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
《條例》緊扣浙江實際,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先行省,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宗旨,立足當下、面向未來,形成了一批具有鮮明浙江辨識度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以下8個方面:一是突出數字治理,迭代升級“浙江知識產權在線”,推動知識產權治理能力現代化。二是創新設立知識產權獎,對在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與個人予以表彰獎勵,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創新活力。三是實施專利申請前評估制度,規定本省財政性資金資助形成的技術成果在申請專利前對實施價值、市場前景等進行評估,進一步提高創造質量。四是建立專利公開實施制度,要求利用財政性資金設立的科學技術項目所形成的專利成果,3年內無正當理由未實施轉化的,納入公開實施清單,加快專利成果轉化。五是率先探索數據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明確通過存證登記等方式,對經過一定算法加工、具有實用價值的數據進行類知識產權保護。六是建立有獎舉報制度,鼓勵社會公眾對知識產權違法行為進行投訴、舉報,經查證屬實的,按規定給予舉報人獎勵。七是建立技術調查官制度,為知識產權案件技術事實與專業問題的調查、分析、判斷提供技術協助,以解決行政執法過程中專業能力欠缺的問題。八是實施行政裁決簡案快辦,規定簡易程序行政裁決30日內辦結,以進一步提高行政裁決效率,著力解決維權“周期長”問題。
A類33家!全市電梯維保單位考核評價結果出爐
臺州市局多舉措推進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取得新成效
首屆藥品科普創作大賽期待您的加入~
上一篇:江西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