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年過半百的農民大媽火爆網絡。種了一輩子地的她,用家里燒火做飯剩下的木棍做畫筆,創作出風格獨特的“火棍畫”。畫中的人物細膩傳神、栩栩如生。她也被網友贊為“被農活耽誤的畫家”。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位“火棍大娘”丁春梅。
眼下,卡塔爾世界杯激戰正酣,吉祥物“拉伊卜”,也出現在了山東聊城的一個小鄉村。這就是丁春梅的“火棍畫”。
這位全神貫注、在墻上作畫的就是丁春梅。其實,丁春梅最喜歡、最擅長的是傳統人物畫。
輕輕一勾,就是一張瓜子臉的輪廓,寥寥幾筆,就畫出傳神的眼睛、精美的服飾。令人想不到的是,她的畫筆竟然是粗細各異的燒火棍,一邊畫一邊掉渣。就是這樣的原生態畫筆,在她的手中如行云流水,不一會兒,一幅古典雙人畫像就躍然墻上。
今年52歲的丁春梅家在山東聊城市東昌府區的一個小村莊,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記者找到她時,她正在田里干農活。
忙完活計,家門口的這條小胡同,是丁春梅最愛的一片天地。
聊城市東昌府區沙鎮鎮農民 丁春梅:墻上這畫都是我畫的,只要畫畫的時候,這個胡同都歸我了。
“善書者不擇紙筆。”燒火做飯時,燒透的木棍用水一澆就是炭筆,水泥墻略微擦拭就是畫布,這就是丁春梅作畫的全部工具。從2017年起,由老伴拍攝,丁春梅把她自成一體的“火棍畫”陸續了網上。
或冒著煙或帶著火,不同粗細的燒火棍在丁春梅的手中變為畫筆,在她的筆下,衣帶飄逸的嫦娥仙子、騎著白龍馬的唐三藏和三徒弟,桃園結義的三兄弟等等,一點點靈動起來,仿佛要從墻上走下來。網友驚嘆,“這才是真正的高手在民間”。如今,丁春梅的全網粉絲已經達400多萬,單條短視頻的播放量最高已經超過了3600萬。
聊城市東昌府區沙鎮鎮農民 丁春梅:自從我畫畫出了名以后,很多網友說我是“被農活耽誤的畫家”。 我就是平時喜歡畫畫,畫畫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愛好。
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火棍大娘”丁春梅說,她農閑時既不跳廣場舞,也不愛打麻將,就愛畫畫。你可能想不到,這位畫技高超的大娘,其實并沒有經過專業的繪畫訓練。她的背后,是一段追尋熱愛的故事。
丁春梅3歲時母親去世,是爺爺奶奶把她帶大。她的畫畫啟蒙第一課,也來自爺爺奶奶。上學前,會繡花的奶奶時常教她用燒火棍在地上畫星星、花鳥等各種繡花圖樣,爺爺則經常帶著她,在家具上畫玻璃畫。上小學后,課本上的各種插圖、過年趕集時年畫上“梁山伯祝英臺、牛郎織女、岳飛楊家將、穆桂英等”精美人物,都深深吸引著她,得空就在家用鉛筆臨摹。而對她人生影響最大的,還是來村里的一位大學生支教老師。
聊城市東昌府區沙鎮鎮農民 丁春梅:我們村上來了一個教學的宋老師,其實他不是畫畫的,他是教英語的,畫畫是他的愛好。他說我畫得不錯,有天賦,從那以后,每到星期六下午我就跟宋老師去學畫畫,學了半年。
這半年,是丁春梅接受過的最接近專業的訓練。看她有天賦,宋老師就教她靜物素描、人物畫五官的位置、身高比例等繪畫技巧,還自掏腰包給她買紙筆,鼓勵她閑暇時多練習。這本《山水畫法》,就是宋老師當年贈予她的。只可惜,宋老師支教半年后就離開了。15歲那年,迫于生計,丁春梅開始賺錢養家,在一個家具廠畫玻璃畫。
照顧四位老人、養育孩子,家里還種著十幾畝地,喂豬放牛養雞,在結婚后20多年的漫長歲月里,丁春梅全身心投入家庭,把畫畫的夢想深深埋進了心底。只在冬天農閑時,偶爾畫上幾筆。
2014年,丁春梅44歲,兒子當兵入伍,離開了家。再加上農業機械化的應用,丁春梅的空余時間一下子多了起來,這讓她有了重拾畫筆的想法。
傳承傳統文化傳遞美
每到晚上,丁春梅就用兒子的鉛筆和作業本畫畫。沉浸在自己最愛的繪畫中,她畫的人物越來越傳神。為了節省開支,丁春梅想起了小時候,開始重新用燒火棍畫畫。
2016年,兒子給丁春梅買了一部智能手機解悶,她開始學著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畫作。
丁春梅的丈夫 蔣紀成:只要她喜歡,俺就支持。家里墻上地上隨便畫,她畫畫的時候俺就幫她拍,在網上分享給大家看。
從古代人物到紅色英雄,丁春梅不僅可以正著畫、倒著畫,還左右手都能畫。丁春梅說,畫畫上癮,一天不畫就覺得生活少了點什么。自家地上、墻上畫滿了,就在車上畫,就連周邊鄰居也邀請她去畫畫。
2019年,丁春梅蹲在地上用煤塊畫仙女的短視頻火了,單個平臺的播放量就超過了400萬。有不少全國各地的人慕名而來。
在兒子的幫助下,丁春梅又開始學著直播教畫畫。現在,她每周要直播三次,除了網上有200個學生,周末還要教附近村上的小學生。
現在,種地、畫畫、含飴弄孫,丁春梅日子過得愈發充實。而讓她最開心的是,好心人幫她找到了失去聯系30多年的宋老師。
如今,丁春梅的畫作內容也在不斷豐富。北京冬奧會時,她畫冰墩墩雪容融。最近,她又畫起了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她說,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未來能把積攢多年的畫出成畫冊。目前,當地鎮政府,正在計劃把玻璃畫申請成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丁春梅也希望以后能以玻璃畫為載體,傳承傳統、傳遞美的力量。
聊城市東昌府區沙鎮鎮農民 丁春梅:種了一輩子地了,老了老了怎么也沒想到,畫畫我又拾起來了,老了干點自己喜歡的事,也能給自己帶來一些樂趣。非遺如果能下來的話,我準備招幾個小徒弟,把玻璃畫傳承下去,活到老畫到老。
迫于生計,丁春梅把心愛的繪畫擱置了二十幾年。又因為熱愛,年過半百的她再次重拾畫筆。現在,她依舊在種地,畫畫成了她最美的消遣,她說,要把平凡生活過成詩。
“火棍大娘”丁春梅的經歷告訴我們:如果說每個人都擁有一座名為“潛能”的金礦,那么“熱愛”,便是打開金礦的那把鑰匙。(記者 周培培 山東臺 聊城臺)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上一篇:2023棉里向美城市藝術節開幕
下一篇:廈門海滄將新增兩座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