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寧波12月9日消息(記者 劉欣瑩 俞燁)在寧波,讀懂共同富裕,我們一起見證。央廣網特別策劃推出“書記帶我逛”系列報道,對話書記,見證變化。首站,央廣網記者來到了寧波市鄞州區咸祥鎮,邀請咸祥鎮黨委書記王宏標,帶我們逛逛咸祥小鎮,感受其獨有的“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咸祥,原名鹽場,因煮海制鹽而得名,是寧波市區距離藍海最近的地方。因位于咸淡水交匯處,與上下游鹽度差2度的獨特海域,咸祥孕育了鮮美的“小海鮮”,也打造了“鮮2°”區域性公共品牌。村民們大多從事水產養殖,漁業年產值超過3億元,收入大幅提高,靠水產養殖走上了致富路。
在書記的帶領下,記者走進極具“生活氣息”的咸祥菜場,強勁的海洋氛圍撲面而來,豐富的海產品讓人不禁垂涎三尺;走進鮮2°生活館,豐富多樣的農特產品令人目不暇接,山珍海貨吸引著八方來客;走進航空飛行營地,花海與藍海交相輝映,昔日廢棄的造船廠搖身一變成了網紅打卡點,引入的戶外帳篷露營和“低空飛行”體驗等項目更是讓這里人氣集聚……這些無不向大家展現著鄉村振興的新成就、大成果。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咸祥鎮重視對藝術和文化挖掘和傳承,堅持“文化+”戰略部署。作為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的家鄉,咸祥鎮不但把馬友友祖居修繕保護起來,更是把大提琴元素滲透到了全鎮的角角落落,助力小鎮打造成為一個音樂元素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功能疊加融合的現代化濱海小鎮。此外,在篆刻史上以瑩潤著稱的大松石是大自然對咸祥特殊的饋贈,近年來,咸祥還通過從印象賞石到文化賞石、藝術賞石的轉變,挖掘其背后意韻和故事,讓村民真正“物質”和“精神”雙富有。
上一篇:第六屆天津直沽文化旅游節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