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楊 宇 彭 杰
“澧縣葡萄,品牌響、價格優,已成為澧陽平原的一張金色名片。”2月16日,在縣葡萄初加工(冷鏈)基地,澧縣農康葡萄合作社負責人楊杰正在組織工人將打包的葡萄裝車。楊杰介紹,去年9月,澧縣發布“澧品倉”區域公用品牌,澧縣“陽光玫瑰”葡萄入“倉”,產品遠銷全國,產值超30億元。
近年來,常德立足農業特色和發展優勢,深入開展“品牌強農”行動,持續推進農產品“兩品一標”(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工程,加大農業品牌宣傳推介和扶持力度,著力打造一批市場影響力大、競爭力強的“德”字號農產品品牌和區域公用品牌,將農業產業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與發展優勢。
立足資源稟賦
打造特色農業品牌
連日來,西湖管理區金色桃海合作社千畝黃桃園里生機盎然,桃樹枝頭躥滿花苞。合作社負責人王益文一邊組織工人松土、施肥、整枝,一邊介紹,去年底,合作社注冊“洞庭蜜”商標,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千畝黃桃今年進入豐產期,有望實現質優量增。
“培育農業品牌是助推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支撐。”西湖管理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文兵介紹,該區培育壯大特色農業,著力做好提品質、創品牌、延鏈條文章。對特色果蔬等實施農產品品牌培育營銷計劃,積極開展“兩品一標”和知名品牌創建,提高特色農產品的品牌溢價能力,幫助村民增收致富。近3年來,全區培育28個農業品牌,農產品年創產值超10億元。
近年來,常德立足資源稟賦,打造特色農業品牌,有力地支撐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以常德香米、常德米粉、常德茶油、常德紅茶、常德甲魚等區域公用品牌為帶動,堅持“一縣一特”“一縣一品”,扶持龍頭企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共同打造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常德農業品牌集群。
在建立市縣鄉三級政府齊抓農業品牌的基礎上,常德先后出臺《加快農產品品牌建設的意見》《關于實施“三品”工程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意見》,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品牌發展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常德市財政每年安排超過2000萬元用于品牌創建和示范基地建設,對“兩品一標”認證、區域公用品牌和馬德里等國際商標注冊,獲評省市優秀品牌稱號等給予獎勵。
“常德連續6年評選優質農產品品牌,培育39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年產值逾450億元。”常德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蔣穎群介紹,常德重點發展糧食、畜禽、果蔬、油菜、茶葉、水產6大優勢主導農業產業,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產業體系,先后培育常德香米、常德米粉、常德紅茶等39個地理標志產品和證明商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供應基地70個,創建“兩品一標”農產品435個。
做強品牌農業
引領高質高效發展
“葡萄按照種植標準種,品質達標后,統一使用‘澧品倉’區域公用品牌。好品牌讓好產品身價上漲,價格能翻一番。”連日來,澧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葡萄專家進村入戶指導果農清剪葡萄藤、搭建遮雨棚。澧縣葡萄產業專業合作社聯社理事長、農康葡萄產業園負責人王先榮介紹,目前,該縣葡萄種植面積達6.7萬畝,有180多家葡萄種植合作社、7600余戶種植戶,葡萄年總產15萬噸。
“走‘品牌興農’的新路子,澧縣葡萄成了鄉親致富的‘金果果’。”澧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李忠發介紹,該縣大力發展糧油、葡萄、柑橘、蔬菜、中藥材、水產、茶葉等優勢產業,全力培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不斷擴大澧縣農產品影響力。隨著農業品牌數量快速增長,農產品品牌效益顯著提升,有力帶動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目前,全縣有農業品牌110余種,農產品年銷售額超200億元,品牌農產品平均溢價超過20%。
“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適應消費升級趨勢,加快品牌農業發展,實現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的跨越。”常德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蔣穎群介紹,該市把農業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助推全市優質農產品走出湖南、走向全國,幫助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為做強品牌農業,常德將把農業品牌培育納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統籌推進,利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等平臺建設,在壯大產業中聚要素、育品牌。建立健全農業品牌保護機制,維護好區域公用品牌,嚴厲打擊冒牌、套牌等行為。此外,改善物流運輸、完善冷鏈設施,讓流通順暢起來,通過補鏈強鏈,提升鄉村產業競爭力,延長價值鏈,增強品牌影響力。
此外,常德依托深圳國際食品谷常德產業園項目,帶動全市農業產業標準化、規模化發展,扶持一批供深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加快深常兩市農產品檢測機構合作,推進“圳品”認證,實現做強農業品牌,提升產業效益。
去年,常德醬板鴨、漢壽甲魚、安鄉農倉等14個農產品品牌入選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目錄,大力提升常德農業品牌內涵及品牌含金量。
拓寬展銷渠道
推動品牌農業“出湘”
蜂蜜、臘味、豆干、大米……春節前后,“安鄉農倉”直營店里本地農產品銷售火爆。
“除實體店直銷外,不斷創新農產品網絡營銷。”常德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蔣穎群介紹,近年來,常德以線上、線下各類平臺為抓手,不斷拓寬農產品展銷渠道,不少“德”字號農產品已從“養在深閨”華麗轉變為“誰人不識”。
常德依托省、市、縣優質農產品產銷對接綜合服務組織、優質農產品展示平臺,聯合京東、淘寶、拼多多等大型電商等平臺,探索在電商平臺設立常德農產品專區,集中展示和推銷常德優質農產品,打造常德“永不落幕的農博會”。依托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農業大數據監測平臺、智慧農業建設,吸引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探索農產品網絡營銷新模式,嘗試開展農業認養、農事直播、社群直播、云體驗、云游覽、云監督等新型農產品網絡營銷促銷模式,不斷拓展農產品網絡營銷渠道。
積極組織開展特色節慶活動,通過舉辦鼎城區油菜花節、桃源縣紅茶節、澧縣葡萄節、石門縣柑橘節、漢壽縣甲魚產業大會等,為縣域優質農產品“走出去”搭起橋梁,每年直接拉動優質農產品銷售超10億元。
今年,常德43家“德品出湘”企業進駐抖音直播帶貨、147家企業進駐拼多多常德優品館,電商銷售品牌農產品超過10億元。此外,常德大力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連續20年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零事故”,推動常德優質農產品走進國內外一線主流市場。
放眼沅澧大地,農業品牌已成為常德品牌一道靚麗風景。在農業品牌加持下,常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鄉村面貌明顯改善,農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一幅幅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畫卷徐徐展開。
上一篇:快訊 | 總投資160.3億元!2022年懷化市生態文化旅游產業21個重點項目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