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喚醒”老城文化記憶——東湖區打造歷史文化名區的探索
江報客戶端訊(李旸 江西日報記者殷勇)走進一座城市,最能打動人心的是什么?
是她的歷史,是她那可以觸摸的故事。站在南昌市東湖區的百花洲,一邊是綠茵環抱的佑民寺,一邊是碧波蕩漾的南北兩湖,一邊是正全面伸展的八一公園,看著這些散落在城市縫隙之中的“玉珠”,突破重重屏障,不斷地串接、連線、融合,人們發現,南昌也開始講故事了——蘇圃春蔬的迷離瀲滟、千年古剎的悠悠禪鐘、貢院遺井的魚躍龍門……
千年人文薈萃的東湖,正成為南昌撩人心弦的一方鄉愁之地。
叩開記憶之門,發掘城市的深度
就像福州的三坊七巷、成都的寬窄巷子,總能令人在“時空穿越”中感受到一座城市的底蘊,南昌也在尋找自己的城市記憶。
然而,雖說“千年南昌看東湖”,但隨著城市的發展,許多散落在東湖區的城市記憶,成了一段段夾雜在一棟棟“握手樓”“親嘴樓”之間的“只言片語”,無法串接起南昌的歷史。尤其是隨著新城的崛起,東湖區曾經的繁華,更有著不斷走向沉寂的危險。
搬得走的是企業,搬不走的是歷史。2016年,新一屆東湖區委成立后,瞄準找回城市記憶,實現舊城復興,提出了“打造歷史文化名區”的目標,并通過調研論證,把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改造作為突破口。短短123天便完成了環湖路、民德路地塊的征遷,硬是在幾十棟居民樓的圍裹中,把千年古剎佑民寺“雕琢”了出來。此后,更大范圍的百花洲景區提升改造工程隨之啟動,圍繞“功能完善、景觀提升、交通優化、文旅融合”的核心理念,承載著南昌人記憶的八一公園開始拆除圍欄,全面融入街區;周邊蘇圃路沿街立面改造提升工程也拉開序幕,將重現老城區市井文化的風貌特色,并把東湖、南湖和北湖串成一體。
當一層層阻隔和雜色被逐步剝離,人們猛然間發現,以滕王閣為起點,一條橫貫東湖區,鑲嵌著一串紅色舊址、城市綠地、大小三湖,以及百花洲、佑民寺、道臺藩司衙門、東湖書院、南昌貢院的歷史文化帶雛形已現,并一直延伸到寬闊的八一大道。
城市的記憶之門一旦叩開,東湖區就透出獨特的千年古韻。
發掘文化之根,增加城市的厚度
有歷史,就會有文化。東湖區曾長期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療中心,積淀了深厚的文化精華。
近年來,隨著東湖區在舊城復興的過程中,不斷地“鑿出”歷史、“喚醒”記憶,以八一南昌起義舊址為代表的紅色文化,在這里不斷凸顯;以明朝藩臺衙門、民國南昌行營為代表的衙署文化,以佑民寺、建德觀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東湖書院、南昌貢院為代表的書院文化,以張九齡、蘇云卿為代表的隱逸文化,在這里逐步發掘。
有文化,歷史才能變得厚重;有文化,城市才能顯出底蘊。面對“打造歷史文化名區”的重任,東湖區不僅對舊城改造中新發現的11處歷史文化建筑實施了掛牌保護;同時,為充分利用好其中的文化元素,更是率南昌市之先,爭取“南昌市非國有博物館扶持資金”,以“拓展公共文化網點布局,提升文化惠民效能,為公眾提供更多精神食糧”為目標,打造一批非國有博物館。于是,在象山北路一側的原南昌電影公司大樓,正褪去滄桑,被塑造成一家紅色記憶博物館,不久即可重放光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繼791藝術街區、豫章1號文化科技園、樟樹林文化生活公園等一批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后,又一個大手筆的舊建筑再利用項目——招商東湖意庫,正進入緊張的施工階段。這一項目,利用省外貿儲運公司建于上世紀60年代的老倉庫和鐵路專用線進行重新規劃、設計,在融入藝術館、時尚書店和創客空間等各種現代元素之后,將變成東湖區的又一文化地標。
“文化為魂、民生為本、旅游為體、產業為力”,東湖區正走出一條既符合實際,又超越常規的文化復興之路。
夯實產業之基,提升城市的熱度
文化復興,總是與經濟繁榮緊密聯系在一起。東湖區委書記劉闖對此深有感觸,他說:“將文化復興推向市場化,真正做到文化創意與產業發展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并以此續寫東湖經濟繁榮的新篇章,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在思考的同時,東湖區已經開始了大膽的實踐。最近,蘇圃路91號這個曾聚集了不少低端商業的大院,正進行改造,將建設一個獨具南昌文化特色的沁廬旅生活廣場項目。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這里不僅將充分挖掘南昌的歷史文化元素,塑造出能展現南昌“襟三江帶五湖”水鄉氣質的蘇圃春蔬、中山印象兩條街區,同時將匯聚生活精品酒店、運動娛樂集成店、南昌“老字號”時鮮樓等元素,成為一個集美食、美居、美景、運動娛樂、文化休閑于一體的城市微旅目的地。預計每年新增生產總值3億元,實現利稅3000萬元。
如今,像沁廬旅項目這樣,以“文化+”為載體,東湖區不斷瞄準北上廣深等發達地區,引進一批以數字、VR、文博、設計、動漫等為代表的新興文化產業龍頭企業,以及理念新、專業強、有創意、懂管理的高層次創作人才和運營團隊,大力推動文化與技術、文化與創意、文化與旅游、文化與資本的深度融合。去年,東湖區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進一步上升,服務業對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也穩步提升。
文化復興,正讓東湖區成為產業崛起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