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原創禮服定制品牌。原創、中式、復古、革新、手工、故事、底蘊,這是我們的設計關鍵詞。在繭跡工作室看了一些禮服,手繪古典花紋,經典的款式,但往往有出人意料的剪裁細節,散發出別樣的魅力。所以字,也是想從這里找根源。經典字體,搭配一點別出心裁。
LOGO
前期和中期的一些想法草圖。橫筆的襯角,想用一種比較古典的,有象征意義的造型,類似唐釵的末端。字型在楷宋間。從草圖中選楷宋進行細化,這個定位是比較厚重的。下圖左、中,是粗宋體和楷體。紅色部分是設想需要楷化的地方。下圖右,嘗試變化的中間樣子。紅色部分,是一些細節。
下圖,“跡”上的點的不同形式對比。設想這個點類似風的頭翎。
下圖,完成的字體,英文用的是古典的Garmand Italic。
第二款,最開始是想到了資生堂的文字,宋與黑的結合。規范出基本筆畫體飾。
畫字面框,定出字面,然后畫出骨架。然后塑造體飾。用規范的筆畫根據骨格走勢造字。當然這個過程沒有這么簡單。中間會有很多嘗試。下面是具體的過程。
紅色部分,是每個字組可能不同的地方。這個字的特點就是形散神聚,疏談中自有清新氣透出。字面偏長,中宮開敞,空間基本都不閉合,各自暢通。看上去像不經意散落在各處的筆畫碎片。
下面,調整后版本,英文用幾何風格futura字體。
下圖是根據與甲方溝通的痕跡,反饋是第一款有些張揚,偏粗;第二款有些散,偏細;全部都偏長,甲方公司鐘意扁點的字體。甲方公司開始比較在意設計感,想讓看到的人感覺到到這是經過明顯設計這的。設計感分形與意;形見于眼,快記快忘,意見于心,慢記不忘。品牌特質,決定重形還是重意。“繭跡”重意。在展示第二款字體時,甲方公司發現每個筆畫各有不同,細節豐富耐看。一眼看盡無回甘的設計,經不住時間,需時久常新。甲方公司問,這些細節也許只有比較專業的人才會注意到,普通人是否能欣賞?這是定們方向分歧。是為迎合而去降低標準,還是為引領而去專業標準。
就方向達成一致后,對兩個字體進行調整,英文因為注冊問題,更換了新的名字。第一款變細。變了一點細節,“繭”中間豎的收筆加細節。“繭”中間劃分出來一個“中”,開始并沒注意,后來甲方公司指出來,還蠻貼合。
下圖左為調整后,下圖右為最初版。體飾不變,字面變寬,骨格重心變低,字重變細。
下面這款,整體變扁,變粗,“跡”的偏旁改楷書的寫法。甲方公司比較鐘意,但沒下決定。
下圖左為調整后,下圖右為最初版。體飾不變,字面變小,骨格重心變低,字重變粗。
溝通后,想嘗試加入隸書的味道會是怎樣,于是開始構思,參看前面的草圖。下圖左,是尿書的寫法。結合已有的造型,加入隸書的一些筆法,有了下圖右的可能。
而后甲方公司比較鐘意我的私家宋,筆畫規范已有,按字造字,得下圖字,字扁。為了讓“繭”字更有記憶點,對不同筆畫細節的嘗試。橫筆的粗細嘗試。過則不及,這里的變化即是過了,但有時不嘗試難以說服他人。
橫筆太細,縮小會有損失。但我還是比較鐘意纖細,縮小失去橫,就失去吧,識別沒問題。若隱若現的感覺也不錯。最終定了下面這款。后甲方公司說,越用越好用。欣慰。
最后確認了下面這款。
總結
在LOGO設計過程中,溝通非常重要,你要把握好甲方的明確需求,并做出來展示,最終得到甲方的肯定。所以設計師在設計前,一定要溝通好需求,不要做無用功。請期待我們下一期的LOGO設計教程。
上一篇:蘇州大碼頭餐飲字體LOGO設計
下一篇:MIU秘團品牌標志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