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的發展,伴隨著國內外各色飲食潮流的影響,粗放式門店模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餐飲業態呈現多元態勢,行業競爭格局高度集中化、品牌化,同時政府對餐飲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力度加大。
伴隨著行業門檻變高,和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的影響,未來餐飲行業的游戲規則將逐漸轉變。餐飲連鎖化、規模化、品牌化、集團化的戰略路線已成定局。但面對3.7萬億龐大的市場機會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如房租高、員工工資漸高,用工荒,原材料成本高,能耗高,產品同質化嚴重,利潤日益下降等等問題的挑戰。
但是,如果我們放大視野,看看發達國家餐飲行業的發展形勢,就會發現中國餐飲市場還是有很大的利潤空間。美國人口只有兩億多,但是餐飲市場卻有3.6萬億市場的容量,而我們有十三億人口;在發達國家的人力成本為30%左右,而我們的人力成本僅在15%到20%之間;同時,發到國家的利潤僅有3~4個點,而我們國家餐飲行業現保持在8~9個點的利潤。
由此可見,如此較之我國餐飲發展的形勢還是很樂觀的。于此,面對如此偌大的市場舞臺,藝點認為接下來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環節著手改進。
首先,是四高問題。房租高,原材料高、員工工資高、能耗高四高問題,是我們無法避免的。面對的以上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充分發揮“錢,要花的漂亮”理財原則。針對房租高問題,可以采取提高地面效率,把店面里的每個角落都發揮至極致,為消費者所“用”。而員工工資高問題,需要通過提高員工效率來節約人力成本,在每個工序上通過改善工作流程,達到工作流程化,標準化。其次,原材料和能耗問題,這兩個問題主要出現在產品上游環節;餐飲“兩房聯動”模式已成熟,但是出現能耗高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上游環節出現很多浪費現象,作業不標準等現象造成;于此,無論是中央廚房還是終端廚房,還是配送環節,其中的每個環節需要不斷完善和建立完整的集中化、流程化、標準化系統。其材料高問題,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對許多餐飲企業來說是很被動的,因為菜品材料來的價格由供應商控制。由此,尋找長期穩定的供應商伙伴,或者通過“企業+農戶+基地”等模式來穩定和降低原材料成本進而提高利潤,由此來支撐規模化戰略計劃。
其次,是用工荒問題。筆者看來,此問題有幾個方面原因,部分餐飲企業收益不穩定,餐飲服務勞動量大,行業的整體管理水平較低,員工可選擇性就業就會增多,最后是由于社會對餐飲行業的整體評價持懷疑態度,員工心態難平衡。天策行餐飲品牌策劃研究中心認為,面對用工荒問題,我們應該學習海底撈。在海底撈火鍋店工作的每個員工,都能深深體會到企業給與他們的關心和肯定,給予員工的家人的更是一顆顆安心和滿足。同時,海底撈的每位員工給予消費者的是一種賓至如歸的深切感受,和十星級的服務態度與關心。而消費者給予服務員真誠感謝的回報。可見,海底撈的成功最主要核心要素得益于,海底撈企業把“人本善”的人生價值發揮到了極致,把“平等”的管理理念深深的烙印在了企業的每個人心上。餐飲最核心的生產要素是人,在中國人口老齡化嚴重,出生率降低,整體教育水平提高的社會背景下,將來的核心競爭力將體現在企業如何留住人的戰略舉措上。所以,筆者認為接下來餐飲行業的競爭將是管理者情商之間的斗爭,同時,今后的人才戰略計劃也應該落實在“人”心戰略方針上。
再次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生活節奏也不斷加快,人們來自生活、工作、情感等方面的壓力不斷加大。為此,消費者內心壓力,情感交流等的需求慢慢催生了許多緩解生活、工作、情感等方面壓力的市場機會。因此而誕生的酒吧,咖啡廳等休閑場所應遠而生。同時,在餐飲行業體現的是以各種不同餐飲就餐氣氛和設計風格與消費者情感相吻合。
最后,至于3.7萬億的市場如何能獲得豐厚的利潤,藝點相信在解決以上四高一低、用工荒、產品同質化嚴重、品牌定位等層面問題的基礎上,再通過建設現代信息平臺,踐行連鎖精益經營,同時聯動品牌化、集團化、規模化的戰略思路定能夠在龐大的餐飲市場獲得豐厚的利潤。
上一篇:創意產品包裝設計中需要哪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