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揭陽惠來 最大海上風電專業碼頭撬動超千億投資
作者: 揭陽房產網
更新時間: 2020年05月08日 04:03:30
游覽量: 53
潮涌南海,宏圖再起。
奮力擔負起廣東沿海經濟帶新增長極光榮使命和助力粵東高質量發展的揭陽再添強勁“引擎”:繼12月5日中委廣東石化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啟動后,12月17日,揭陽又一重量級項目動工建設——國家電投揭陽9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和專業碼頭在惠來縣舉行啟動儀式。
向海而興。這將拉開揭陽打造世界級海上風能產業基地的“大幕”,這也是揭陽打造海洋產業集聚區和臨港工業基地,壯大海洋經濟,拓展藍色經濟空間的重要舉措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前詹碼頭作為國內最大的海上風電專業碼頭,撬動了超過1000億元的投資。在此之前,揭陽市與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投集團廣東電力有限公司、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以下分別簡稱“中廣核、國家電投和明陽集團”)簽訂了6個項目合作協議,投資總額1035.8億元。加上此次動工的9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和前詹碼頭,揭陽整個海上風電產業計劃投資將超過1200億元。
揭陽的雄心還不止于此。
“借海興陸”是揭陽著力擘畫的藍圖:根據《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揭陽市海域的裝機達到1380萬千瓦,為依托這一巨量海上風能產業,拉動陸上成套設備制造,揭陽在惠來縣規劃了面積達41.66平方公里的臨港產業園,形成海上風電開發暨研發、總裝、運維基地,將其打造成為該市海洋高端裝備制造前沿陣地、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先行區。
撰文:達海軍 許創盛
國家電投、揭陽發改局供圖
宇航起重58將承擔起國家電投揭陽9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風機基礎樁的施工重任。
抱樁架系統已在工廠調試完成,將赴項目場址執行抱樁、穩樁任務。
圖為基礎樁,是目前世界上直徑最大、長度最長、重量最重的單樁基礎。
國家電投在惠來建造全國最大海上風電產業專業碼頭
對海上風電產業來說,碼頭是必不可少的配套工程,也是海上風電產業鏈中極具創造價值的一個環節。甚至可以說,碼頭就是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七寸”和“牛鼻子”。
據了解,當前海上風電的項目數量和技術發展迅猛,碼頭只有不斷調整自身的結構來接納更大的工程部件、更大的船只以及不斷增加的作業活動,才能為海上風電項目提供超長周期的安裝、調試、運營維護支持。
17日啟動建設的前詹碼頭,對打造世界級風電產業基地的揭陽來說,更是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前詹碼頭位于惠來縣前詹鎮以西,擬建設7萬噸級泊位、3000噸級泊位和工作船泊位各1個,投資總額約17億元。碼頭設計通航能力380萬噸,將承擔起海上風電場的運維基地碼頭功能。據業內人士介紹,這是國內最大的海上風電產業的專業碼頭。
根據國家電投與揭陽市政府的合作需求,雙方同意將項目作為揭陽海上風電項目的專業碼頭納入揭陽9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總投資,以滿足海上風電產業鏈的業務需求。在主要用于海上風電的重件碼頭、專業制造和海上施工碼頭的同時,為臨港產業園區、海上風電產業鏈的各單位提供碼頭泊位租用業務。
根據工程建設進度安排,2019年計劃投資5.5億元,加快推進碼頭項目建設進度,其中將完成東護岸、西護岸、東南防波堤施工,完成7萬噸級泊位、3000噸級泊位、工作船泊位碼頭70%沉箱制作,以及完成50%的沉箱擺放安裝和部分疏浚及陸域形成等。
有關專家表示,前詹碼頭有助于提升揭陽港的港口服務水平,完善揭陽港口功能,成為揭陽市產業經濟發展的支撐;另一方面,項目建設時將同步建設防波堤、開挖航道等公用基礎設施,將為后續碼頭項目的引進和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
640萬千瓦裝機容量已核準90萬千瓦率先開工建設
進入12月份,國家電投揭陽海上風電項目神泉38#、靖海25#兩根試驗基礎樁順利制作完成,靜待出海,早已做好準備迎接項目在17日開工建設。此前,兩根試驗基礎樁已順利通過施工專項方案及單樁基礎主體結構設計咨詢成果專家評審。